宗臣
这首诗《送朱郎中使浙》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期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释义: - 凤书天上至,龙节日边催:凤鸟的书信从天而降,龙节的仪式在节日的边缘催促着出发。 - 两越乘槎使,三都作赋才:两位越地的使者乘坐木筏,三位都城的文人都有写作的才华。 - 路人傍树断,心逐暮江回:行人在路上被树挡住了去路,心情随着傍晚的江水回到了家中
诗句释义 1 谁识忘机者,当年削迹人。 - “谁识忘机者”意指谁是真正懂得放下机巧的人。“当年削迹人”意味着那些曾经隐居避世的人。 2. 羊裘宁负汉,龙剑不游秦。 - “羊裘”指的是用羊毛制成的皮衣,常用于保暖;而“龙剑”则指宝剑,这里用来象征权力与地位。“宁负汉”表示宁愿背负汉朝的恩惠,也不愿追求权力。“不游秦”则表示不愿意在秦国(一个历史上以严酷著称的国家)寻求富贵。 3. 明月青藜杖
诗句及注释 1. 圣主开皇极,明公翊帝谟:指皇帝开创了新的朝代,而您(王中丞)辅佐皇帝制定治国策略。皇极和帝谟都指治理国家的重要决策。 2. 朱衣持节苦,紫诏锡恩殊:穿着红袍拿着符节的官员(朱衣持节苦)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皇帝下诏书给予特别荣誉(紫诏锡恩殊)。 3. 泪涕思酬国,艰难在备胡:为了报答国家,您忍受艰难,准备抵御外患。 4. 兵戈千岭急,保障一身孤:边疆战事紧张
这首诗的意境是宁静、美丽的湖景,以及渔人的归隐生活。 湖上晨起 - 清晨,诗人在湖边醒来,看到美丽的湖景。 碧石高成削,江流直浸园 - 绿色的山石矗立如刀削,江水直接流入了湖面。 鸬鹚犹渚宿,鸟雀已枝喧 - 鸬鹚和鸟儿在湖边的树上休息,而其他的鸟雀已经在树枝上叽喳。 北斗青天坠,东溟白日翻 - 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坠落,太阳从东溟升起。 秋声起橘柚,晓色出鸡豚 - 秋天的声音从果园传来
闻陆子携家之金陵感而有赋闻君栖海上,何意赴江东。 况复青袍旧,其如白发穷。 龙蟠天府壮,凤去古台空。 日月悲歌里,关山涕泪中。 赋成三楚远,名并两都雄。 书已留怀袖,春难问雁鸿。 相思南去苦,多难向来同。 汉苑摛词者,看君慰转蓬。 注释: ①闻陆子携家之金陵感而有赋:听到你带着家人来到金陵(今天的南京),我不禁感慨而作此诗。 ②闻君栖海上,何意赴江东:听说你隐居在海上,怎么想到要奔赴江东?
【注释】: 茂秦,即李白。文园,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宅第,故址在今陕西汉阳市西北。朱颜,指容颜。行藏,指处世行为。芙蓉,即荷花,古人以荷花象征高洁品格。消渴,口渴。杜蘅,一种香草,古人以为可以解酒。青编,指竹简。白雪,喻指洁白之才。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按格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为五言)。全诗写病中思友、自伤、自勉之情。 首联“两月文园病”,说诗人在文园病了两个月了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野阔时仍鸟,山寒昼不花。 — “野阔”表明视野开阔;“鸟”在这里象征自由和自然的生活状态。“山寒昼不花”意味着即便山中寒冷而日间无花,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简朴的自然景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注释:野阔(指广阔的野外景象),鸟(象征着自由和宁静)。 - 译文:“尽管野外空旷,但依然有鸟儿飞过;即使在山中寒冷,白天也没有花儿绽放。” 2. 最怜簪冕客
午日同李于鳞游天宁寺得尔逃名者,今辰又少林。 山高杨柳细,路险薜萝深。 古塔已凋翠,祗园曾布金。 谈经群鸟下,听法一龙吟。 舍利光难灭,菩提迹岂沉。 空虚能悟性,情净不依心。 云竹窥禅相,风皇度梵音。 僧来看果结,酒至对蒲斟。 世事形骸苦,浮生日夜侵。 慈航如可渡,同此谢朝簪。 【注释】 1. 午日:指农历六月六日,为佛教中“解厄日”。 2. 李于鳞:作者的朋友。 3. 山高柳细
诗句释义: 1. 浮世岂非昔,长愁直至今。 2. 风尘游子病,药草故人心。 3. 白日销危坐,青山入苦吟。 4. 帘窥新竹细,台惜落花深。 5. 畏路甘名隐,浮生肯陆沉。 6. 独将酬主念,久矣负投簪。 译文: 1. 世间如梦,忧愁一直伴随着我。 2. 我在风尘中流浪,疾病缠身,心情忧郁。 3. 白天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望着青山沉思。 4. 透过窗帘看着新竹的嫩叶,心疼着花台深处的落花。 5.
【注释】 雪霁:雪后初晴。谢茂秦: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李于麟: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徐子: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梁公实: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王元美:人名。偕集:同时聚会。口占得风字:即席赋诗以“风”字。口占:当场吟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和友人在新年的宴会上即席赋诗之作。从全诗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七律。首联点出“人日”,颔联写宴席上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