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忘机者,当年削迹人。
羊裘宁负汉,龙剑不游秦。
明月青藜杖,秋风白鹭巾。
江华能自主,世故久相宾。
玄发三千丈,浮生六十春。
少微久寂寞,今复在垂纶。
诗句释义
1 谁识忘机者,当年削迹人。 - “谁识忘机者”意指谁是真正懂得放下机巧的人。“当年削迹人”意味着那些曾经隐居避世的人。
羊裘宁负汉,龙剑不游秦。 - “羊裘”指的是用羊毛制成的皮衣,常用于保暖;而“龙剑”则指宝剑,这里用来象征权力与地位。“宁负汉”表示宁愿背负汉朝的恩惠,也不愿追求权力。“不游秦”则表示不愿意在秦国(一个历史上以严酷著称的国家)寻求富贵。
明月青藜杖,秋风白鹭巾。 - “明月青藜杖”形容夜晚手持一盏青色灯笼,用以照明行走之用;“秋风白鹭巾”则是描述一种随风飘扬、洁白如鹭鸶羽毛的头巾。
江华能自主,世故久相宾。 - “江华”指江边的花草,暗示着自然之美;“能自主”意味着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世故久相宾”则表示虽然身处尘世,但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世间纷扰所动摇。
玄发三千丈,浮生六十春。 - “玄发”是指白发,象征着年岁增长;“三千丈”是夸张的说法,形容白发的长度。“浮生六十春”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少微久寂寞,今复在垂纶。 - “少微”可能是指星宿中的某个星座,也可能是比喻某人隐居或孤独的生活状态;“久寂寞”表示长时间的孤独;“今复在垂纶”则是说如今又重新拿起钓鱼竿,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寻找新的机遇。
译文
谁是真正懂得放下机巧的人,那些曾经隐居避世的人?宁愿背负汉朝的恩惠,也不愿追求权力,不愿在秦国寻求富贵。
夜晚手持青色灯笼照亮前行,秋风中飘扬的白色头巾,如同飘舞的白鹭羽翼。江边的花草能让我自主地生活,虽然身处尘世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世间纷扰所动摇。
岁月流逝白发三千丈,感叹人生短暂如同过了一场六十年的春。长时间独自生活在寂静之中,如今再次拿起钓鱼竿,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或寻找新的机遇。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诗中的“忘机者”、“宁负汉”、“不游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羊裘”、“龙剑”、“青藜杖”、“白鹭巾”等意象,诗人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江华能自主”、“世故久相宾”、“玄发三千丈”、“浮生六十春”等句子,都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少微久寂寞,今复在垂纶”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他虽然曾经孤独,但现在又重新拿起钓鱼竿,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