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注释】: 1. 隐君家在九华山,夜夜春风吹佩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方家的住所是在九华山,每到夜晚的时候,春风就会吹动她的佩环。这里的“佩环”是一种装饰品,用来系住衣服的腰带。 2. 双袖白云留不止,化为龙气满天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她的袖子里充满了白云,她不想离开,因为她想把这些云彩都留在天空中。而当这些云朵被化作了龙气时,它们就成为了天空中的龙,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赏析】:
【注释】 峻伯:指杜甫(字子美)。迟助甫:指李白。“迟”,指李白的字,李白天宝年间曾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晚”是说李白晚年在长安时。赋嘲之:即赋诗以相讥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唐玄宗和李白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遭遇,抒发了深沉感慨。 诗一开头就写胡云片片乱,胡霜飞,一片胡地寒气逼人,诗人却匹马东驰,直追皎洁月光。这两句是写景,也是烘托气氛,使全篇笼罩着一种清冷肃杀的气氛。 颔联用典
注释:在句曲山,我与子与共同驻足。 何处高歌踏紫氛,袖中瑶草白纷纷。 夜晚我突然吹奏昆仑的玉笛,惊扰了仙人五色的云彩。 赏析: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诗人时济、子与两人同游句曲,子与为诗赠给诗人,诗人回赠四首诗。此诗第一首写诗人和子与在句曲山游览的愉快心情以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紫氛”指仙境,“瑶草”指仙草。诗人和子与在句曲山上游览,看到美景,不禁欢欣鼓舞,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
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 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学家宗臣之手,是《夜月怀明卿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因为政治失意被放逐在外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月亮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寄托了内心的愁苦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 逐客: 指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被迫离开京城
正月十二日夜同助甫过李子藩赋二首得湖西二字 宗臣 杯中明月醉屠酥,南去晴云夜可呼。 闻道五陵歌玉树,家家拾得紫珊瑚。 【注释】: 1. “湖西”:地名,位于今天江苏苏州一带,是诗人的故乡。 2. “屠酥”:一种酒名,用屠苏草酿制而成。 3. 五陵:指汉朝皇帝的陵墓所在之地,此处泛指古都长安附近的帝王墓地。 4. “玉树”:美木,比喻才德出众的人。 5. “紫珊瑚”:一种珍贵的宝石名称
注释: 闻君遥住三茅峰,峰上传书遗白龙。 闻君(听说你)在遥远的三茅峰,峰上传来了书信,信中的内容像白龙一样珍贵。 携得江南春色到,开函飞出紫芙蓉。 我带着江南的春天来到你的身边,打开信封,就像看到一朵盛开的紫芙蓉一样。 译文: 听说你住在遥远的三茅峰,山上传来书信,信中的内容像白龙一样珍贵。 我带着江南的春天来到你的身边,打开信封,好像看到了一朵盛开的紫芙蓉。 赏析:
注释: 得子与书寄赠四首:这是写给好友的诗,得子指的是你,书寄赠是说我把诗写下来寄给你。 时子与:指当时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时子是你的字。 驻节句曲:在句曲山(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驻扎,这里指隐居。 春云控马入华阳:春季的云雾控制着马匹进入华阳洞。 千尺晴虹跨石梁:彩虹横跨在高千尺的石桥上。 倘遇赤松歌夜月:如果遇到赤松老人在月光下唱歌。 知君十日醉玄霜:我知道你会因为喝了这壶玄霜酒而醉十天。
正月十二日夜同助甫过李子藩赋二首得湖西二字 紫箫吹散夜乌栖,万户春星湿马蹄。玉女霓裳知有曲,春风莫到帝城西。 译文:在正月十二日的夜晚,我与友人助甫一同拜访了李子藩,赋诗两首,其中一首名为《得湖西二字》。这首诗的第一句“紫箫吹散夜乌栖”,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紫箫的声音仿佛能吹散夜色中的乌鸦栖息。第二句“万户春星湿马蹄”,则形容春天的星光洒满大地,映照在人们的脚下,犹如马蹄溅起的水花
鸣环踏月拾婵娟,意指在月光下踏着铃声寻找月亮上的美女;双剑惊逢北斗前,比喻英勇无畏,与北斗星相对抗。诗句注释如下: 1. 鸣环踏月拾婵娟:鸣环,指的是敲击的铃声或音乐声。踏月,形容行走在明亮的月光下。拾婵娟,是说寻找天上的仙女嫦娥。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光照耀下,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如同在寻找天上的美人一样,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 紫气朝来垂马首:紫气,常用以象征吉祥和尊贵。朝来
海南巨浪抱群星,海上愁云日夜停。 岂谓芙蓉春不度,短箫吹破万峰青。 诗句解析: - “海南巨浪抱群星”:这一句描绘了海南岛巨大的海浪,如同拥抱着众多闪烁的星星,充满了壮阔的景象和力量感。 - “海上愁云日夜停”:此句表现了海面上持续不断的愁云,仿佛是一幅永不散去的画面,增添了一种压抑和忧郁的情感色彩。 - “岂谓芙蓉春不度”: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芙蓉”通常代表荷花,象征着美好、纯洁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