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
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
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
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
这首诗出自明代文学家宗臣之手,是《夜月怀明卿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因为政治失意被放逐在外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月亮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寄托了内心的愁苦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
逐客: 指诗人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被迫离开京城,流放到边远地区。
音书: 书信,指与亲友之间的联系。
楚江: 长江在古代称为“楚江”,这里代指长江。
天风: 形容自然风力巨大,常用以比喻情感强烈或气势磅礴。
楚江云: 指被天风吹散、飘渺无踪的楚江上的云雾,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与孤独。
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
长安月: 长安,古都名,这里借指京城。
婵娟: 月亮的美称,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难寄君: 难以传递或表达给远方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感以及对其友人的深情怀念。开头两句“逐客音书久不闻,天风吹断楚江云”描绘了诗人因为政治原因被迫远离家乡,与故土隔绝的痛苦感受;而“相思惟有长安月,拾得婵娟难寄君”则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仰望星空,只能借助月亮来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友情。
宗臣的《夜月怀明卿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诗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种现实状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