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下面是对《哭梁公实十首》的逐句解析: 第1首 - 浮世谁能免:人生在世,谁能够免除生老病死、世间变迁? - 如君独可哀:像你这样的才情出众、不幸早逝的人,令人感到无比悲哀。 - 荒榛满天地: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遍布大地,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 玉树莽尘埃:比喻才华横溢的人物如同被尘土覆盖的玉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第2首 - 裘马偏穷路:形容生活困顿,连穿着裘皮、骑着骏马都显得过于豪华。
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同余德甫、吴明卿、王元美在张园重游时所作。全诗四句,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 “不尽山灵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张园山水的无尽赞美和对山灵的敬畏之情。这里的“山灵”指的是张园周围的山川之神,他们仿佛拥有无尽的神秘力量,使得整个张园都显得那么幽静而神秘。 “难持幽思翻”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张园山水的迷人之处。这里,“幽思翻”指的是诗人难以抑制的幽深思绪
注释: 零露隔金掌,长天转玉绳。 夜惊群象远,狂得寸心凭。 高树歌能立,危岩暗可登。 何当谢尘网,日日白云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张园重游后所作。他先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然后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愿望。 零露:指星星。 金掌:指月亮。 长天:指天空。 玉绳:指北斗星。 夜惊群象远;比喻自己的心境像天上的群象那样广阔无垠、自由自在。 狂得寸心凭:表示自己的心胸像一叶扁舟,任凭风浪起伏,始终不动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吴明卿、王元美在张园再游,夜坐亭中,饮酒赏月之作。首联写三人留客饮宴;颔联写月色皎洁;颈联写柳树、石榴;尾联写心折薜萝而归,意态落寞。此诗写得淡雅恬静,清丽可喜。 “畏客双尊在”,意思是怕客人酒量好,主人斟酒要慢些,以免客人喝醉了。这一句看似平常,却透露出主人对客人的敬重和谦让之情。 “留人一榻迁”意思是说主人为了让客人住得舒服一些,特地搬来一张小床。这一句也显得颇为谦让
闻岛夷将逼湖州寄怀子与二首 兵已苍生苦,书仍赤羽愁。风吹远海立,潮压太湖流。 鼓角天应裂,鲸鲵日不收。桃花藏战色,慎莫问渔舟。 注释与赏析: 1. 兵已苍生苦(译文:战争已经给百姓带来了苦难) 2. 书仍赤羽愁(译文:书信依旧带着红色的羽毛,充满忧愁) 3. 风吹远海立(译文:风在吹动,使得遥远的大海显得更加孤独) 4. 潮压太湖流(译文:潮水在太湖上涌动) 5. 鼓角天应裂(译文
《初夏夜同明卿元美游张氏园亭五首·其五》是明代宗臣的一首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夏日夜晚与好友同游张氏园亭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赏析: 1. 诗句释义: - “一径杳然入”:一条小路悄然进入了视野,暗示着幽深和静谧。 - “参差绝可怜”:周围景物参差不齐,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古台荒自出”:古老的台子独自矗立,显得有些荒凉。 - “石磴曲相悬”
闻岛夷将逼湖州寄怀子与二首·其一 汝在登天目,春来似绿林。荆榛黄钺入,烽燧白云深。百战江山色,千家陇亩心。当年一七首,应或作龙吟。 注释: 你站在高高的天目山巅,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就像一片绿色的森林。但此时,荆榛丛生的土地上,却有黄钺铁骑踏入,烽火连天的战场上,云雾缭绕。曾经经历过百次征战的江山,如今只剩下深深的颜色;而千家万户的田野里,依然怀着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回想起当年那些英勇的诗篇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是诗人送别友人同余德甫、吴明卿、王元美再游张园的即席之作。首联“为爱林塘好,频从驷马来”两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送别的对象和原因。颔联“仅成三日别,复作一尊开”写分别后的思念,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颈联“桥忆牵衣草,庭思待月梅”写分别后思念朋友时触景伤情之情景。尾联“昔心还卤莽,此夜重徘徊”点题,抒发自己与友人分别后难以释怀之情。 【答案】 ①“为爱林塘好
注释: 初夏夜同明卿元美游张氏园亭五首 夜色乱相射,幽人那可禁。 天流孤月白,庭落大槐阴。 忽起千秋思,能空万里心。 长吟一汗漫,纤露下衣襟。 赏析: 这是五首描绘夜晚游园所见所感的诗作,以“初夏夜同明卿元美游张氏园亭五首”为题。此诗写诗人夜游园中所见景色和内心感受。 第一首写夜色。“夜色乱相射”,形容夜色浓重,像乱箭一样射到人身上。“幽人”即隐者,这里指自己。“那可禁”意思是说
以下是对《哭梁公实十首》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诗句解读 五子中原得,千秋仅一麾。 - "五子中原得":指五位杰出的儿子在中原地区获得了成功或成就。 - "千秋仅一麾":意味着在千秋万代中,只有一位能够掌握权力或指挥的官员。 - 关键词:"五子"、"中原"、"千秋"、"一麾" - 诗句表达对五位杰出儿子在政治舞台上取得成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在历史长河中能被记住和尊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