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
诗句:君恩禄秩侈矣,子道鼎烟缺然。 译文:皇帝赐予的恩惠和俸禄过于丰厚,但作为儿子的责任和道德却显得不足。 注释:“君恩禄秩”指的是皇帝对官员的恩惠和俸禄,“禄秩”是指官员的俸禄和地位。“子道鼎烟”中的“子道”指的是儿子应该遵循的道德,“鼎烟”在这里比喻道德的重要性。“缺然”是形容道德上的不足。 赏析:《赋六言绝句》是元代诗人刘崧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皇帝赐予的恩惠和俸禄的感激之情
注释: 1. 肃政堂前:即中书省,是明朝时中央官署。肃政堂,即中书省的正厅,又称政事堂。 2. 别酒:告别宴会上所喝的酒。 3. 顺承门:即北平城北的正西门,是明代北京城九门之一。 4. 六言绝句:中国古代一种四句一韵或两句一韵、三句一韵的诗体,每句七个字,称为“七言”或“七绝”;五句一韵的称为“五言”,简称“五绝”;四句一韵的称为(四言)或“四绝”。 5. 赋:这里是指创作诗歌,写诗。 6.
【注释】: 1. 余以官满赴京: 我因为官职已满,准备回京都。 2. 十一月十四日: 具体时间是十一月十四日。 3. 出北平顺承门: 离开北平(北京)。 4. 冀北风沙古道: 指北方的风沙和古老的道路。 5. 江南云日新昏: 形容江南天气晴朗,太阳高照。 6. 边徼扫清仇敌: 边疆地区扫除了敌人。 7. 海岳讴歌凤麟: 歌颂凤凰、麒麟等神话中的吉祥之物。 【赏析】:
【注释】 1. 台前月出:指在公署中,面对月色。台,指官署。 2. 枕上鸡鸣起时:指在公署中,听到鸡叫声而起。枕,指枕头。 3. 料理公牍:处理公文。 4. 吟哦小诗:吟咏诗歌。吟哦,吟咏,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公务繁忙生活的六言绝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公务活动,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辛酸。 首二句“台前月出坐处,枕上鸡鸣起时”,以月出和鸡鸣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公署中
【题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中描写了秋江待渡时所见的景色,并抒发了作者羁旅思归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句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 【注释】 ①云去云来山色:意思是说云雾在山上缭绕、飘荡,一会儿又散开。 ②潮生潮落江沙:意思是说江河里的水浪涌起又落下,拍打着沙滩。 ③斜日系船渡口:意思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在渡口系上了小船。 ④短篱沽酒人家:意思是说篱笆边的农家正在卖酒。 【赏析】
渔父一竿翠玉,仙人九节青筇。自爱林间草净,谁教石上苔封。 译文: 渔父手持一竿翠绿色的竹子,仙人使用九节的青色筇竹。我喜爱林间的草堂干净,是谁让石头上的苔藓生长? 注释: - 渔父:古代指打鱼为职业的人或隐士,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 一竿翠玉:形容竹子色彩翠绿如同玉器一般。 - 九节青筇:筇是竹的一种,九节表示数量,这里用来描述竹的细长与修长,青色则指竹的色彩。 - 自爱:自己珍惜。 -
注释:收拾行装后,我赴京上任。十一月十四日,我从北平的顺承门出发。 抖擞客囊数卷,萧条公馆三间。 暂尔萍蓬踪迹,依然霜雪容颜。 赏析:这是一首赴京上任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抖擞”二字起兴,描绘了一幅自己收拾行装、踏上征途的形象。“客囊”、“公馆”则点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接下来两句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自我感慨。首句“抖擞客囊数卷”,意味着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家乡和熟悉的环境,但仍然带着几卷书籍
【注释】 丛:竹林。墨竹:用墨水画的竹子。不暗:深绿而明亮。欲垂未垂:将要垂下尚未垂下。向晚:傍晚时分,日落之时。鹧鸪:一种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的鸟类,俗称山斑鸠。风雨来时:指暴风雨来临之时。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深林中雨后墨竹图。诗人通过写竹叶、竹丛、风雨等物象,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深远的山林之中。全诗以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清远。 首句“丛深似暗不暗”,描绘了竹林茂密的景象
【注释】: ①庭前苍柏树:庭前的柏树。苍柏,青翠的柏树。②黑觜鸦儿:黑色的嘴,乌鸦。③四载坐眠对汝:四年来,我与你同坐而眠。你,指乌鸦。④一心冷暖相知:你我心相知。知,了解、明白。⑤“苍柏”二句:这两句诗意思是:庭院里的柏树,是那样青翠挺拔。树上的乌鸦,是那样黑嘴巴。 【赏析】: 作者以官满赴京十一月十四日出北平顺承门赋六言绝句八首之一。此诗以苍柏和鸦子起兴,写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
释义: 我以满官身份赴京,十一月十四日从北平的顺承门出发。 写信告诉家人我即将上任,送马回家并告诫他们要谨慎。 我已经买了蹇驴代替步行,再请小车运载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