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政堂前别酒,顺承门外初程。
故乡隐隐万里,华发萧萧数茎。

注释:

  1. 肃政堂前:即中书省,是明朝时中央官署。肃政堂,即中书省的正厅,又称政事堂。
  2. 别酒:告别宴会上所喝的酒。
  3. 顺承门:即北平城北的正西门,是明代北京城九门之一。
  4. 六言绝句:中国古代一种四句一韵或两句一韵、三句一韵的诗体,每句七个字,称为“七言”或“七绝”;五句一韵的称为“五言”,简称“五绝”;四句一韵的称为(四言)或“四绝”。
  5. 赋:这里是指创作诗歌,写诗。
  6. 八首:指共创作了八首诗。
  7. 故乡:指家乡,故乡离得遥远。
  8.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9. 华发:指白发,代指年纪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满任之际,离开京城回乡时,于十一月十四日离开北平顺承门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全诗通过诗人与故乡、官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首句“肃政堂前别酒,顺承门外初程”,描绘出诗人离别的场景,肃政堂前,别酒相送,顺承门外,初程启程,这是一幅充满离别氛围的画面。
    次句“故乡隐隐万里,华发萧萧数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故乡的距离遥远,如同万里之遥,而自己的华发却已稀疏几茎,这两句诗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自己的年老体衰形象地展现出来。
    第三、四句“故乡隐隐万里,华发萧萧数茎”,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故乡虽然远离,但诗人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那里的生活和亲人。而诗人自己也已是白发苍苍,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地刻画在自己的脸上。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