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彧
【注释】 客夜:客居他乡的夜晚。 碧梧:青绿的梧桐树。 玉籁:玉制的管乐器,此处指笛子。 关河:代指家乡。 十年:十年之间。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发号施令、报时、行乐的器具。 周裤:古代贫士所穿的粗布衣服。 黑貂裘:用黑貂毛织成的皮衣。 【译文】 客居异乡的夜晚,露水滋润着翠绿的梧桐叶。秋风送来阵阵笛声,如泣如诉。今夜客居异乡,不禁想起十年来的时光。听到军号和战鼓声,想起了新近死去的战友
燕山苍苍塞土紫,描写了燕山的壮丽与秋天的寒意。雪花如沙月如水,形容冬日里雪花纷飞如细沙,月光如水洗过一般明亮清澈。 穹庐酒暖貂裘湿,描绘了战士们围坐在毡帐中,享受着温暖的美酒,而他们的貂裘却因寒冷而沾满了雪花。匈奴角声全部起,表现了边关战事的紧张和士兵们的戒备状态,他们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战斗。将军弯弓发指冠,指堕马猬心不寒,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忠诚守护国家的景象。士卒并持苏武节
【注释】: 1. 太湖:即太湖,今称太湖流域。东面有洞庭湖,西面有长江和钱塘江,是连接长江、黄海的通道。沧海:指东海。四十二湾:太湖周围有四十多个湾子,这里泛指周围的水乡。 2. 源头:指太湖的发源地。受得浙间水:指接受来自浙江的钱塘江之水。浙间水:浙江间的水,指钱塘江的水。 3. 淤:淤塞。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太湖的美景。首句写太湖从东到西,由大变小,然后写它如何接纳其他河流
沪渎祠荒古垒平,东西芦浦荻芽生。 袁崧向时防海处,何物孙恩敢弄兵。
太湖东来沧海西,四十二湾江渐低。源头受得浙间水,不放浑潮淤作泥。
江迥原野阔,海翻波涛起。 征客期门归,吊古沪渎水。 平畴麦草青,涩土箭镞紫。 月黑动北风,塞雁声在水。
明代诗人顾彧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舞台上还是文学创作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关于顾彧的介绍: 1. 生平简介:顾彧生于明朝的一个有权势的家庭,他的家族在当时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影响力。顾彧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明朝中期的政治生涯,他不仅在朝中拥有较高的威望,还曾参与撰写了重要的政治文献,对当时的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