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彧
诗句:沪渎祠荒古垒平,东西芦浦荻芽生。 译文:沪渎祠变得荒芜破败,古垒也显得平坦了,东边的芦浦上新长出的荻草开始萌芽。 注释:沪渎祠: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上海地区。古垒:指的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防御工事或堡垒。芦浦:泛指岸边的芦苇和水边的草地,此处可能是指沪渎周边的自然风光。荻芽生:荻草开始发芽生长,是春天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沪渎祠周围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春天的气息
海上竹枝词七首 描绘海风中生活与情感的诗篇 顾彧,明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著称。其作品《海上竹枝词(七首)》,以海洋为舞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通过这组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和美丽,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哲理思考。本诗节选自《海上竹枝词(七首)》,通过对大海与个人情感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解析】 1.“竹枝词”是民歌的一种。唐宋时期,流行于江南地区,多在节令、风俗、生活等题材上,描写男女情爱,表达爱情婚姻方面的各种感情。此诗为唐代作者所作。“七首”表明共七句,每句七个字,即五言绝句形式。 2.“江流两岸尽平川,荠麦如云树若烟”的意思是:大江两岸都成了平地,荠麦丛中飘着云一样的烟雾,远处的树好像轻烟一样。“荠麦如云”写荠麦生长得茂密,荠麦丛中飘着云一样的烟雾,写出了荠麦丛中的景致
注释: 海上竹枝词七首:这是一首描写海上生活的竹枝词。 平川多种木棉花:在平坦的平原上,种植了许多木棉树。 织布人家罢缉麻:从事纺织的人家不再采集麻类植物。 昨日官租科正急:昨天官府的赋税征收非常紧迫。 街头多卖木棉纱:在街道上,人们多出售木棉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海上竹枝词》之一。诗中描绘了海上渔民的生活情景和他们的艰辛劳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
海上竹枝词(七首) 沪渎祠荒古垒平,东西芦浦荻芽生。袁嵩向时防海处,何物孙恩敢弄兵。 注释:沪渎祠,位于今天的上海市黄浦区,是一座古老的神庙,曾经是明代重要的防御设施,现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东西芦浦指的是沪渎祠两侧的芦苇丛生之地,荻芽生长在这里,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袁嵩,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袁术,他曾在这片土地上设立防御工事,以防海盗侵袭。孙恩,是指南朝梁末年的僧人
【注释】 1. 无题二首:即《无题》。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之一。 2. 化洽周南陋汉才:化洽:教化遍及;陋汉才:讥讽汉朝文人的才华平庸。 3. 朱鸟: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这里比喻朝廷。东海:指东晋,因为东晋在南方。 4. 白禽还自越裳来:越裳:传说中越国的地方,也作“有裳”。古越国的别称。 5. 绣衣玉斧严丹陛,衮冕桓圭列上台:绣衣玉斧:指天子的仪仗,用玉做的斧头、丝织的衣服
注释 沙田疲瘠快秋登:秋天到来,田地变得贫瘠。 家计浑如水上冰:家中的生计就像水面上的冰块一样难以维持。 今日新佥河泊户:今天被任命为河泊户的人。河泊户,指在河流附近捕鱼、打捞的水泊渔夫。 阿侬准备学攀罾:你将要学习如何捕鱼。罾(zēnɡ),捕鱼的工具,用竹条或木头编成,网眼较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诗中描述了秋天来临时,田地变得贫瘠,生计困难的情况。同时
【注释】 滦河:今属河北省,流经北京。 还国世还淳:指唐朝。 职贡:古代称一国向另一国进献土产、特产、方物等为“贡”,以“贡”与“使”对举,谓使臣。梯航:船。 珠树木难炎土:指珍珠树。炎土:炎热的地区。 紫驼黄鼠:指西域特产的马,紫是马毛色,黄色是马毛色。朔方:北方地区。珍:贵重的东西。 雕题火老:指南越人。锼金珥:刻镂金属耳饰。漆齿酋王:指吐蕃王,即吐蕃王统辖的部落首领或国王。冠玉麟
【注释】 黄浦:今上海县南黄浦江。 张泾:古水名,源出安徽宣城,流经苏州、无锡,到无锡东北汇入太湖。 泗泾:即上文“张泾”。 航船:航行的船只。 春潮涨:春天江面上涨潮汐。 华亭:古县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赏析: 此诗写江南水乡的春汛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春汛时的江天风物之美。首二句写春潮涌起,舟船往来。三、四两句写春汛时江面上的景色。前一句说,春潮涨满,百顷的华亭,半日之内就掀起了阵阵大风
沪渎垒 江迥原野阔,海翻波涛起。 征客期门归,吊古沪渎水。 平畴麦草青,涩土箭镞紫。 月黑动北风,塞雁声在水。 注释: - 沪渎垒:指的是上海附近的一段旧时的军事防线或要塞,也常指上海地区的历史。 - 江迥原野阔:长江宽广的原野。 - 海翻波涛起:大海中波浪翻滚,海浪起伏。 - 征客期门归:出征在外的人期待着回到家门。 - 吊古沪渎水:凭吊历史遗迹,也就是在沪渎河边。 - 平畴麦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