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注释】 行:行走,这里指骑马。 上虞:地名,即今浙江上虞县。 沙如雪:比喻马毛的白。 【赏析】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为唐宪宗元和五年(800),诗人在上虞任县令时所作。此诗描写了诗人骑马出行,观赏沿途风光的情景。首句写春日的景色,第二句写风花的情态,三、四句写马儿奔跑时蹄声沙沙作响,好似马蹄踏雪一般。 前两句是说,蝴蝶飞舞,黄莺齐飞,不乱飞,它们都顺着春风的方向飞去,好风吹动着雨滴落在花瓣上
上虞县相行春口号十首其四 团红碎绿罥丝飞,不敢轻轻触衮衣。 正欲辞春春未许,且教留待相公归。 注释 ①团红碎绿:指花团锦簇,繁丽的春天景色。②罥(juàn) 丝飞:形容花瓣飘落如丝般细长。③衮衣: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所穿的祭天或祭祖之服。④辞春:告别春天。⑤春未许:指春光尚未完全消散。⑥相公:对宰相的敬称。 赏析 《上虞应行春口号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的第四首
注释:春天的暖雾和昏云为麦田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使得麦苗得以生长。春风将绿色带给了广阔的田野,让百万军民都能吃饱。这些忠诚和孝顺的士兵在心中种下了一片片田地,让他们感到满足和自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温暖湿润的天气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得小麦能够茁壮成长的情景。同时,春风也为田间的农作物带来了生机,让农民们能够收获丰收,同时也寓意着士兵们在为国家效力时,也能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满足和荣誉
【注释】承:接受。爱:怜爱。鸳鸾:即鸳鸯,古时男女成婚的吉祥物,常以“鸳”和“鸯”为夫妻。一叶:指枫叶,秋天叶子变红后飘落下来。贮:蓄存。悲:悲伤。 【赏析】《竹夫人二首》,共两首,这是其一。诗题中“竹夫人”当是主人所爱之物。诗人写它,意在表现对它的珍视,但诗句却写得如此凄清、沉郁。第一句“夫人承主爱”,是说竹夫人受到主人的喜爱;第二句“不在鸳鸯帏”,是说主人的爱
驰上平冈小打围,相公自控紫丝鞿。 一鞭挥出三千骑,惊动流红窣窣飞。 注释:骑着高头大马,驱赶着三千骑兵,驰骋在平冈上打猎。鞭声一挥,战马四蹄飞扬,尘土滚滚。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狩猎场面的诗。诗人骑着高头大马,驱赶着三千骑兵,驰骋在平冈上猎取猎物。他一鞭挥出,战马四蹄飞扬,尘土滚滚,使周围的流红也为之惊动,纷纷扑簌簌地落了下来。全诗写景细腻,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如下: > 饭鼓逢逢睡起时,先生弟子总关扉。 > 不妨堂下轻骑马,切莫江头浪典衣。 > 且对灯花随雨落,任从苜蓿列盘稀。 > 杜陵郑老襟期在,今昨那能定是非。 译文: 吃饭后打鼓的声音仿佛在梦中醒来,你我都是先生门下的学生,所以都把门关上了。在这宽敞的书房中可以随意地骑着马,但千万不要在江头上为了一件衣物而浪费金钱。让我们面对窗外飘落的灯心草,让它自然落下
注释: 1. 洞房暗香薰结,谁作双蝴蝶?: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洞房中感受到的幽雅氛围和美好情愫。 2. 夫人独自梦,清露泣寒月: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梦中的意境,以及清露与寒月的交融。 3.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通过描绘洞房中的幽雅氛围和美好的情愫,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描绘清露与寒月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冷、凄美的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第1句:“搀天高柳意堂堂” - 注释:高高的柳枝,伸展到天空中,显得气势磅礴。 - 赏析:此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与蓬勃向上的景象。"搀"字用来形容柳枝高耸入云,给人以视觉上的广阔感受。同时,“意堂”两字则传达了柳树在诗人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 2. 第2句:“柳外山长水亦长” - 注释:柳树林外,远山连绵不绝
解析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遥传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卜定居: - “遥传碧落”可能指天界的传递,暗喻诏书的传达。 - “新除”表示新任官职。 - “清都”通常指代一个理想的或清净的地方,如“玉京”。 - “卜定居”意味着选择并安家于此地。 2. 金勒鸣珂班退后,玉堂挥翰酒醒馀: - “金勒鸣珂”形容马具华丽。 - “班退后”可能指退朝后的闲适状态,也可能比喻官场的应酬。 -
注释:鸾背像盛开的花朵,美丽的女子出身于咸阳宫中。 不担心没有主人喜爱,惟恐见到秋风起。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鸾背如花女”写团扇之形,“出自咸阳宫”,言其来历。“不愁无主爱”言其价值,“惟怕见秋风”言其命运。全诗以人比扇,以人的命运比喻团扇的命运,富有深刻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