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注释】 银山寺: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唐睿宗时建,宋太平兴国五年重修。 宗禅师:即宗密,唐代僧人、诗人。 夹径长松:指夹在路中间的高大的松树。 随溪觅路:顺着溪流找路。 杳无穷:非常遥远,没有尽头。 晓霜易滑荆桥上:早晨的霜容易打滑,使荆条小桥变得不安全。 朔雪难侵纸帐中:北风刮来的雪花很难侵袭住竹制的帐子。 溪冷无鱼供酒客:冬天溪水很冷,没有鱼儿可供酒客享用。 林荒有鹿伴樵翁:树林很荒凉
【注释】 银山寺:在今江西九江。 宗禅师:指僧宗演,号白莲。 丁当:金属撞击声,这里指寺庙里的钟声。 禾稻桑麻:泛指庄稼。 洒落:散开、散乱。 意清凉:心情清闲。 疏萤:稀疏的萤火虫。 松香:松针上的清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绕廊行听铎丁当”描绘诗人沿寺院长廊漫步,听到寺院内传来的木鱼声和僧人诵经念佛的钟声,这声音使人心旷神怡,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基调
诗句:甘王楼下挽清晖,不到三湘识九疑。 译文:在甘王楼上,我试图抓住那一缕清辉,却无法到达三湘之地,去认识神秘的九疑山。 注释:甘王楼、清晖:甘王楼,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古建筑。清晖,指清新的阳光。三湘:指湖南省的湘江、湘水和潇水三条河流。九疑山:中国湖南省永州市境内的一座山峰,因山形似九只鸟而得名。常怀一篑香炉日,不见三峰雪岭时。意思是:常常怀念那燃烧着的香炉之日光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春 【注释】 但听:只听 清圆:形容悦耳 松床纸帐坦便便:指和尚的卧室 草深:草丛茂盛的地方 雉子:野鸡 烘日:晒太阳 树暖蜂雏懒趁烟:树叶茂密,鸟儿在树上安静的休息,蜜蜂也懒得飞来寻找花朵 无事石头频打睡:无事可做的时候,和尚们喜欢打瞌睡 有时村店暂逃禅:有时候去村店小憩一下,暂时忘记修行 寻花问柳山前后:在山前后寻找花儿问柳 隐隐钟声暮已传:听到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黄庭坚,他的诗风豪放、激昂、直爽,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他善于以诗言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次韵姚贵聪是黄庭坚对姚贵聪的回应之作,表达了他对姚贵聪的欣赏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小帘低卷一庵春,茗碗薰炉作意新。 2.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小帘低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茶具摆放在窗边,茶烟袅袅升起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秋 尘埃飞不到郊坰,山鹿溪鱼任意行。 密径竹烟迷暮影,幽岩松露滴秋声。 烧残野草斓斑黑,脱尽疏林隐约明。 溪石棱棱波激激,水花红紫谢还生。 注释: 1. 尘埃飞不到郊坰:尘埃飞不到郊外的田野。郊坰指的是郊外的地方。 2. 山鹿溪鱼任意行:山中的鹿和溪中的鱼在自由自在地行走。 3. 密径竹烟迷暮影:密径上的竹林中弥漫着烟雾,遮蔽了黄昏的影子。 4. 幽岩松露滴秋声
一、诗句解读 1. 首句“二年不下竹匡床” - 竹匡床: 指的是用竹子做成的轻便床,可能是一种简朴的生活用具。 - 不下: 意味着不常用或暂时搁置。 2. 第二句“枕损茅斋小米囊” - 枕损: 枕头破损,比喻生活艰辛或长时间劳累。 - 小米囊: 小米装的袋子,这里形容简陋的粮食储存方式。 3. 第三句“吹起江风渡刘子” - 吹起江风: 暗示一种自然景象,江风吹拂。 - 刘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使星卿月共光辉,行转杓衡入紫微。 “使星”和“卿月”在这里指的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它们共同闪耀,形成了美丽的景色。而“行转杓衡入紫微”则描述了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随着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而移动,最终进入了紫微垣(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所)。 2. 白粲万樯军总饱
【译文】 麦田一片金黄,像秋天的菊花那样灿烂。秋雨绵绵,秋风吹来令人心烦意乱。自从你来到我这儿,我从未沾过一滴酒水。你问我为何不饮酒?不如借给我一杯,让我消除心中的烦恼。世间纷纷扰扰,谁能问及你的心事?你总是悠然自得、逍遥自在。七泽五湖烟波浩渺,可容我的闲愁飘向远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访后,对酒畅谈的愉快情景以及诗人内心豪迈的情感。全诗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观为喻
和张君玉与史乔年 弩矢先驱导绣衣,芙蓉倒影动旌旗。 行归容与螭头陛,且去摩挲岘首碑。 吴帝城边逢此日,越王楼上忆他时。 相烦问讯隆中陌,尚有当年草木知。 注释: - 弩矢先驱导绣衣:比喻有勇有谋的人引领前行。 - 芙蓉倒影动旌旗:形容水面上的荷花倒映在旗帜上,如同在旗帜上游动。 - 行归容与螭头陛:指回到容与县的皇宫台阶上。 - 且去摩挲岘首碑:表示要抚摸着岘首碑。 - 吴帝城边逢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