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及
【注释】: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送别阳翟县的张主簿上任。 旧闻阳翟县:听说以前阳翟县的情况。 西接凤高山:西面有凤高山。 作吏同山隐:做官时就像隐居在山里。 知君处剧闲:知道你处在艰难而繁忙的境地。 少年当效用:年轻时应当效力。 远道岂辞艰:长途跋涉难道不怕艰辛。 迟子扬名后:等到你扬名之后再回来。 方期彩服还:才盼望着你身着华美的服装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送”为题
注释: 1. 碧玉徒强名:碧玉徒,意思是说碧玉虽然美丽但只是徒有其表,徒有虚名,没有实质。 2. 冰壶难比德:冰壶,是形容人的清白廉洁,难以与品德相提并论。 3. 唯当寂照心:寂静的时候,只有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照见,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体会。 4. 可并奫沦色:奫沦,意思是形容色彩暗淡无光,这里指色彩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碧玉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洁无暇
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 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才。 - 冢司:古代官署名,负责掌管坟墓事务。这里的“冢司”可能是指负责选择官员的机构。 - 方:正当、适当。 - 慎选:认真挑选人才。 - 剧县:繁忙的县城或郡县。 - 得英才:得到有才能的人。这里指选拔出的人才。 - 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 - 固:本来,诚然。 - 攀云渐:比喻逐渐接近高处或达到目的。 - 嗟:感叹词,表示惋惜或不满。 - 府
【注释】1. 充赋名:指科举考试中选,得官。2. 归路锦为衣:指归途时穿着锦绣衣服。3. 海运同鹍化:海运与鹏鸟飞翔一样。4. 风帆若鸟飞:风帆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5. 三径:指隐居之处。6. 松菊有光辉:意思是说隐居之地的松树、菊花都沐浴着阳光,闪耀出灿烂的光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的原文和译文。这首诗表达了对虞秀才中举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至公无暇日,高阁闭秋天。 - “至公”指高尚公正的人;“暇日”意为闲暇的时间。这里表达的是高尚的人士无暇顾及世俗事务,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 - “高阁”指的是高大的官署或官府;“闭秋”则是指关闭秋天的门,象征着闭门不出或不再参与政务。 2. 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 “肘印”是指官印;“拘王事”意为束缚着君王的事务,无法自由行动。这里的“王事”指的是国家的大事或者公务。 -
【诗句解读】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与大夫书信往来时抒发的情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天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战争的恐惧和忧虑。 1. 上略当分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军事指挥的尊重和理解,认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应该由有才能的人来担当。 2. 高情善闭关:这里的“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操,而“善闭关”则表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不被外界所扰。 3. 忘机群动息: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 1. 临难敢横行:指在危难关头,敢于冲锋陷阵。 2. 遭时取盛名:指在适当的时机,能够获得显赫的名声。 3. 五兵:古代的五种兵器:弓、枪、刀、剑、矛。典校,典掌。 4. 四十又专城:年龄四十多岁,已经掌管一城(州)。 5. 浪逐楼船破:在战场上奋勇追击敌军楼船。 6. 风从虎竹生:形容勇猛无畏的样子。 7. 岛夷:泛指南方蛮夷地区的人。料,预料,估量。 8. 系颈有长缨
【注释】 夙昔:往日;差池:指仕途不顺利。琐闱:指小官位,这里代指小官吏。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上田,高田,比喻高位。逸翮,指有志向的骏马,比喻有才能的人。先飞,比喻早达目的。故山云不归,王程傥未复:旧山,即故乡。傥未复,或许不能恢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官场上的失意之慨。首联写何员外初任官职时的情景,与“黄绶”和“琐闱”相对应,表明自己曾一度身居高位,但后来却遭遇挫折,仕途坎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首联:“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 殷:形容颜色鲜艳。 - 曙霞:指清晨的红色云霞。 - 巧类匣刀裁:比喻石竹花的色彩如同被精心裁剪过一般。 - 颔联:“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 南风:指南方炎热的风。 -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候。 - 迎:迎接。 - 颈联:“游蜂怜色好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途中,对李纾赠别之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胶漆常投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之间如同胶漆一般密不可分,经常在一起共事或者交往。这里的“胶漆”是指粘合剂,用来比喻紧密的友情或深厚的关系。 2. “荆蛮各倦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旅行的疲倦。这里的“荆蛮”是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而“倦游”则意味着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渴望安定下来。 3. “帝乡今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