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一一与原文对应作答。本诗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再游东山三首》中的第二首。全诗描写春日登览东山所见之景。“芳辰百五前,选胜到林泉。”写诗人于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五)这天,携酒登山,去领略那林泉之美。“万树绿初染,群花红未然”两句,写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阴岩犹贮雪
注释: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污扰扰谩纵横。 谁能了解澄净的深渊是万古不变的清澈,泥沙混杂扰乱了它的平静。 出从山底应无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泉水从山底涌出,没有尽头,流落到世间,自有它的声音。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 长江和汉水想要与浩渺的天地相融合,虽然尘沙混浊,但仍然能够区分开来。 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 自古以来干旱的年份都是滋养万物的膏泽
路边萝茑树荫下,杉松翠壁丹崖间。 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面映千峰。 花开闲处越鸟歌,溪外秦人仿佛逢。 车到山下篮舆久,多日待我追随行。 注释: 路缘萝茑荫杉松——路旁有萝茑树荫下的杉木和松树。 翠壁丹崖不计重——翠绿的山壁和红色的崖石,不计算重量。 天作锦屏环十里——天空像一幅锦绣屏风,环绕着十里远的景致。 僧开朱面映千峰——僧人的红脸庞映照着千座山峰。
注释: 游五泄书呈完夫节推:游览五泄(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时,把诗献给友人。 莫厌幽寻路险辛:不要嫌弃山间小路艰险曲折。 细思容易是山神:仔细想来,这容易的景色其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能收地巧藏深处: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使自然景观巧妙地隐藏在深山之中。 不惜天奇示俗人:不吝惜大自然的奇特景观向世人展示。 古有少陵吟未到,今无摩诘画难真:古人杜甫曾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留题崇法院 濒湖三寺倚峥嵘,梵刹相高对县城。 楼殿尽知随处盛,山林独爱此中清。 剪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 悟得祖师心印法,禅僧遥指塔灯明。 注释:在湖边有三座寺庙,它们依山而建,巍峨壮观,与县城相望。楼阁殿宇遍布其间,处处显得繁华兴盛。然而,在这些山林之中,我只偏爱这一座寺庙,它充满了清净和宁静。 剪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 剪开木头的末端,露出了檐牙,凿破了岩石的腰间
注释: 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 译文: 菊花在秋天开放,香气浓郁,经过多日的封闭,依然保持着它的鲜艳和美丽。 菊花不怕寒冷,即使在霜打后,也能挺立在墙角,不畏严寒。 菊花在秋天开放,是因为它顺应了时节的变化,而不是因为追求时尚。 在冬天来临的时候,菊花依然能散发出芳香,成为冬季的一道风景。
芳辰百五前,选胜到林泉。 万树绿初染,群花红未然。 阴岩犹贮雪,暖谷自生烟。 妇汲溪头水,人耕草际田。 日中林影直,风静鸟声圆。 健令多情甚,寻春最占先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污扰扰谩纵横。 出从山底应无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 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
谛看轩轩面翠微,暂来登此已忘机。 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晓径忽穿清气入,夜船多载白云归。 世人谁识红尘外,终老功名未拂衣
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 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 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