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注释: 观邻老栽松:观察邻家的老人家栽种松树。 虽过老人宅:虽然路过了老人的家。 不解老人心:却不明白老人的心意。 何事斜阳里:为什么斜阳里还要栽种松树? 栽松欲待阴:想要等到树木成阴,即遮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写邻家老人栽种松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观邻老栽松”,诗人站在远处观看邻家老人栽种松树的场景。这句诗通过“观”字
【注释】 1. 佣赁:雇用。 2. 难:困难。 3. 皤(pó):老年,年老。 4. 力役:劳役。 5. 林园:园林。 6. 唯吾事:只属于我的事。 7. 桃李:比喻栽培的树木或花草。 8. 归别人:长成后由他人来享用。 【赏析】 此诗为七绝。前两句说老人雇工种树,自己却只能从事其他劳动。第三句说老人所种之树是自己的,第四句却说这些树都成了别人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愤慨之情
慈恩寺残春 双林花已尽,叶色占残芳。 若问同游客,高年最断肠。 注释与赏析: - 慈恩寺残春:慈恩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附近。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结束时的景象,诗人在慈恩寺内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无常。 - 双林花已尽:双林指的是两株并列的树木,常用于指代佛教寺院前的菩提树。诗句表达了春天花朵已经凋谢的景色。 - 叶色占残芳:形容树叶颜色鲜明,覆盖了其他颜色
【注释】 垂:同“慈”,对已故人的尊称。旧友:死去的朋友,指李白(字太白)。无由见:没有机会见面。孤坟草:坟墓上的野草。月斜:月亮已经偏西。邻笛尽:邻居吹的笛声没有了。车马出山阳:车子和马匹出了山阳县(李白墓所在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李白坟前写的一首感怀诗。首句点明题意,二、三两句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李白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无限惆怅的心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
注释:虽然有千骑在头,但一生的离愁别恨还多。树叶落下后,绮窗上的银烛冷清,含泪草写着锦中书。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离别之痛的诗篇,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千军万马、锦衣玉食和贫寒潦倒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离别之痛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状态
诗歌原文: 县属并州北近胡,悠悠此别宦仍孤。 应知史笔思循吏,莫料辕门笑鲁儒。 古塞草青宜牧马,春城月暗好啼乌。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并州: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一带,靠近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2. 胡:古代对北方及西部民族的称呼,这里指靠近边境的地区。 3.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距离遥远的样子。 4. 史笔:史书中的笔法和记载方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题目为《同李端春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们来看第一句:“二毛羁旅尚迷津,万井莺花雨后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已经两鬓斑白,作为一个被束缚在旅途中的旅人,还迷失在寻找归途的困惑之中。然而,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里的“万井”指的是无数的村庄。“莺花”则是指春天时鸟儿欢快地歌唱,花儿盛开的美丽景象
岳祠送薛近贬官 枯松老柏仙山下,白帝祠堂枕古逵。 迁客无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 遥思桂浦人空去,远过衡阳雁不随。 度岭梅花翻向北,回看不见树南枝。 注释: 1. 枯松老柏:形容山中树木苍劲古朴,生命力顽强。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2. 白帝祠堂:指的是纪念诸葛亮的庙,位于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是古代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 3. 迁客:被贬谪的官吏,迁:流放;客:客人。 4. 祝史
诗句释义 1 反照入闾巷:这句诗描绘的是阳光或月光照射到街道和小巷的景象。"反照"意味着光线反射,而"入闾巷"则指这反光映照在街道和巷子里。 2. 忧来与谁语:当诗人感到忧愁时,他们不知道该向谁说出内心的忧虑。"忧来"指的是内心的忧愁,而"与谁语"则是在询问应该找谁倾诉。 3. 古道无人行: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古老的道路,但此时却没有人行走。"古道"指的是历史悠久的街道
【注释】 白首:指年老。独一身:独自一人。青山:指青山绿水,即故乡的景色。四邻:周围的人或物。故乡陌:故乡的小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山中老人所作,诗人以“赠”字领起全篇,开篇点出题意,表达了自己对于山中老人的尊敬与怀念。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现了老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