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翥
【注释】 荡荡:春风吹动的样子。野老:指隐居山林的隐士。踪迹:指人的行迹,这里比喻事物的本原或道理。隔烟霞:隔着烟雾云雾。洞中:山间的洞穴。携出:取出。种作:栽种成。碧云:青翠欲滴,像云彩一样美丽的树。 【赏析】 《读易乾》是一首五言诗,写诗人在春天里,到山间小洞里去寻找一种叫做“桃核”的东西,并把它种下,希望它能生长出成千上万棵桃花树。 首句“荡荡春风野老家”,是说春风拂过旷野的山野
【注释】 洛邑:即洛阳,当时为东都。舟中万里均:指船在黄河上行驶。 舟车白浪与红尘:指船过洛阳时,黄河水急,浪涛滚滚;两岸的尘土被卷入河中。 微掀衣角凉生面:船帆微微掀起,风从衣领间穿过,使人感到阵阵凉意。 清风动白蘋(pín):指微风拂动着船上的芦苇,发出沙沙的声音。 蘋:一种水生植物,叶长而狭,花白色,根茎可入药。 【赏析】 首句“洛邑舟中万里均”,写诗人乘舟在黄河南岸洛阳一带行进
【注释】 华严:佛教经典名。陈季若:人名,生平不详。 方丈:佛寺的正房,即和尚所居之处。云岩:岩石高耸入云,这里指山崖。窘束公私:形容十分艰难困苦。有:同“又”,此指“此泉”。耳:代词,这里指“此泉”。驻征骖:《汉书·终军传》载:“上曰:‘征夫久不至,何以赠之?’对曰:‘以大王之春与沛公之秋。’”征骖,即“征车”,借指征召、召唤。旬日:十天。 【赏析】 诗为作者谒见友人而作。首句写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 “暗雨落漫漫”中的“暗雨”,是诗人的想象,指山中细密而连绵不绝的春雨;“落漫漫”描绘出雨势之猛,暗示了诗人心情之沉重,也渲染出一种空寂、清冷的气氛。“五月寒”一句,既点明时令,又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独处的孤寂之感。 (2) “大江浑不觉”一句,写山高谷深,流水奔腾,声势浩大,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诗人内心之孤独、郁闷
“雨过”意味着一场大雨刚刚过去,为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 1. “雨过前村湖水平” - 这一句描述了雨后的前村湖面平静如镜,湖水因雨水的洗涤变得更加清澈见底。 2. “鱼头戢戢逐波生” - “鱼头戢戢”形象地描写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样子,显得生机勃勃。 3. “邻家篮里收鸡子” - 此句通过描述邻家的篮子中装满了刚捕捞上来的新鲜鸡蛋,增添了一丝生活的烟火气。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以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读易利”意思是:阅读《易经》,领悟它的道理;“江上柴门照夕阳”,描写了一幅宁静的晚景图;“牧童蓑笠下牛羊”,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明朝依旧山前路,溪北溪南花草香”,描绘了山村的幽美景色。 【答案】 译文: 在江边的山脚下有一个柴门,映着夕阳余晖。 牧童正在山下的田边放牧
【注释】 牛背稳如千斛舟:比喻牛背上的鞍子像千斛重的船,安稳、舒适。 斜烟细雨任遨游:在斜飘的细雨和淡淡的烟雾中任意游历。 春风草绿江南岸:春风吹拂着江南岸边的草地。 只见轻寒不见牛:只见春天的气息而看不到牛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骑马游赏春天景色时所见到的江南风光。首句“读易贞”,用《周易》中的“震”字作为诗题,表明作者以易经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第二句“牛背稳如千斛舟”
注释:仙篆石,即指岣嵝山上的岣嵝碑。何人登眺睨绝顶,意思是说是谁登上了山顶,远眺眺望。一树一石探幽奇,意思是说在山上看到了一棵树、一块石头,探索它们的奥秘和奇妙之处。虫文鸟篆不可识,意思是说那些虫文鸟篆的文字无法识别。如读岣嵝神禹碑,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读懂岣嵝山的碑文,那就像读到了神禹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岣嵝山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叹。诗中通过对山上树木、石头的描述
这首诗的原文是: ``` 再过几先侄斋中,树连平野阔,深夜易高风。 星月迷蒙外,乾坤鼓荡中。 山窗寒未白,宿炭晓能红。 抱被论诗句,长长与子同。 ``` 译文: 再次路过我侄子的书斋,树木连接着广阔的原野,在深夜容易感受到高风。 星光和月色在朦胧之外,天地都在激荡之中。 山窗中的火光还未完全消散,早晨的木炭已能燃烧起来。 抱着被子谈论诗句,和你一起讨论诗歌。 注释: - 再过:经过、再次经过
元日 又见增年齿,谋身事事非。 时难逢岁饭,日暖换春衣。 新莽奸犹在,怀王殡未归。 中原久离绝,感节泪频挥。 注释: - 又见增年齿:又见到自己的年龄增加了(指新年)。 - 谋身事事非:考虑事情总是不顺利(指新年的打算与现实有差距)。 - 时难逢岁饭:时世艰难,难得有一年好时光可以庆祝(指过年时的好景况)。 - 日暖换春衣:春天来临,天气回暖,人们换上了春天的衣服(指新年的喜庆氛围和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