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日行极南陆,短景缩昏晓。 黄道廿四度,最远离赤道。 往者必将返,经纬争分秒。 我有铜象仪,泰西之所造。 浑圜与平圜,规运穷苍昊。 微阳射影筒,一点明且皎。 简平记三拔,浑盖演之藻。 化浑以为平,敛大寄之小。 一尺铜箫中,极目望天表。 何须针指南,所向无不了。 日轮距天顶,今日最渺渺。 斜升复旁降,半酉亦半卯。 甲子交下元,日向北来绕。 初昏测恒星,亦颇见参昴。 仪背具方矩,望影兼直倒。
岭气巳郁蒸,海气复咸湿。 城居岭海间,那不愁厌浥。 况是春气早,细雨泄云汁。 久坐尚无闻,所苦出复入。 拂茵醭巳浮,揽衣腥更袭。 年来脚受病,颇困行与立。 础蒸胫同润,帘霉鼻恶吸。 快掇薰炉来,爇炭呼火急。 海南香尚多,价贱用易给。 速结初试拈,沈水亦可拾。 斑轻飞鹧鸪,涎重起龙蛰。 遂使一室中,燥气满相裛。 且读叶香谱,莫翻脚气集
越南列藩服,接粤西南陲。 江山既修阻,人物亦安熙。 嗣王新袭位,请命国乃治。 帝锡以诰敕,天书焕文词。 皇皇天使节,特命潘公持。 浮槎富良江,嗣王肃威仪。 恩波沐浩荡,云树增华滋。 忆昔卅年前,新阮入觐时。 华发被绣服,我曾及见知。 其子益不肖,其臣盗乃为。 连年入闽浙,击伐劳我师。 庚申夏六月,我乘风击之。 船盗全丧失,其国遂更衰。 旧阮起农耐,收复其旧基。 栽培与倾覆,帝德皆无私。
一江泻红浪,四山森翠微。 薄暮入岩邑,小驻停劳机。 行馆正春暖,东轩犹夕霏。 茶盘杂藤蒟,瓦盎香蔷薇。 树晚杜鹃响,廊暗扁蝠飞。 清风甫移榻,皓月来𣢾扉。 光迎粉壁满,影入朱阑围。 蛮中烟晦易,月色晴霁稀。 三度此寄宿,彻夜皆清辉。 呼童举书烛,豪墨试一挥
邕州古岩畺,据江以为堑。 五管此最遥,按部驻亦暂。 勾当军事毕,江船欲东帆。 论程尚逾千,计月已盈三。 十万大砚山,两岸排成磡。 参差谁位置,玲龙匪雕錾。 绝似金锡镕,猝投寒水蘸。 遂使天工成,不受人力欠。 空洞能藏舟,通罅亦系缆。 岩怪心屡惊,穴多目费瞰。 屏列滴苍翠,深青或扬绀。 吾乡得其一,吟者必泛滥。 叹此奇峰多,蛮荒自埋陷。 屈指古画家,未见亦可憾。 归途抵胜游,已足系思念。
我初闻苏斋,是闻凌氏说。 及我入翰林,公秉学使节。 山东我代公,石帆亭上别。 居杭又数年,公诗自缉缀。 寄来前数集,刊校始于浙。 刊成庋灵隐,书藏由此设。 两家诗卷中,言此颇亲切。 我重入翰林,此事遂中辍。 蒋氏来岭南,后集续刻锲。 六十有六卷,十七集胪列。 暮年续一集,四卷李所撷。 去年洛阳𥿄,棕墨新印刷。 于是复初斋,诗乃全无缺。 书藏与朝鲜,寄去情勿竭。 忆昔庚辛间,袂与野云挈。
百里奔流抱山转,山麓矶头抗神殿。 棉红榕绿江春深,溪涧香毛鼓钟荐。 群舟敲钲齐下滩,架棹挟篙如待战。 怪石如林堆水面,水与石争浪花溅。 滩底埋山不可见,惟见沸腾乱涡㳬。 滩师昂然坐船头,指点从容色不变。 四时水石猜高低,总避石锋寻水线。 橹枝一拨柁捩鸣,折出龙门激如箭。 水强舟弱舟自摇,摇动篷窗作寒颤。 津吏送我似目愁,我喜下濑飞桡便。 滩遥石尽春江平,跃鲤犹惊掠波燕
自我领封疆,初出即筹海。 浙粤东复南,于今十七载。 目睹鲸波平,扶桑发晁彩。 交南与泰西,国威动真宰。 至诚虽感神,自惧晚节改。 顿首湄洲宫,庶几寡尤悔
十载居岭南,积书数十架。 兹为南诏行,安得全弃卸。 戚友可以别,此事岂能罢。 损之又损之,巳劳四牡驾。 儿曹复好事,丰碑载泰华。 滇池虽控夷,内政颇清暇。 正宜理陈编,青镫坐清夜。 思书若无书,未免动嗟讶。 彼鲜藏书家,一瓻安所借。 琴鹤欲相随,莞尔可辞谢
四年病脚气,两足殊支离。 岂无千金药,岂无三世医。 柰此湿与热,兼之劳且衰。 不剧已为幸,安能有痊期。 君恩念老臣,移节居滇池。 彼间不寒暑,貂葛无所施。 彼间不卑湿,高燥如京师。 即使自乞郡,亦惟此地宜。 范氏送我行,远过端江涯。 为言相别后,当是去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