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下面是对《陈总领挽诗三首·其一》的逐句解释: - 第一句:“士处宴安日,咸歆节谊名。” - 解释:这里描述了处于和平时期的士人,他们对忠诚与节义有着高度的赞誉和向往。 - 注释:这里的“士处宴安日”指的是社会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咸歆节谊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忠诚与正义表示出极大的赞赏。 - 赏析: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道德规范的追求。
注释: 1. 举头西日远,满扇北尘污。 举头西望,但见夕阳无限;打开扇子,满眼皆是尘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困境,四面受敌的悲凉景象。 2. 病已关心腹,吾何爱发肤。 疾病已经侵扰到我的心脏,但我更担心的是身体的痛苦而不是生命的脆弱。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 3. 变名逃越难,微服过商都。 为了躲避追捕,我不得不改名换姓;带着微薄的身份,我穿越繁华的都市
我之外王父, 早岁识殷州。 落落双蓬鬓, 萧萧一衲裘。 天时四不出, 人事百无忧。 事业虽亡试, 全归閟一丘。 注释:外王父指我的父亲。早岁认识殷州:早年就认识殷州。落落:高峻挺拔的样子。双蓬鬓:指两鬓如蓬一样散乱着白发。萧萧:形容人或物声音、影子等随风摇曳、飘荡的样子。一衲裘:指僧衣。衲:即“衲子”,和尚穿的衣服,用布缝成的。天时四不出:指天气阴晴不定,无法预测。人世百无忧
诗句释义: 1. 蚤志周程学,期窥孔孟心: - 蚤志:早年立志。 - 周程:指孔子的儒家思想,即“周公之礼”和“孔子之道”。 - 期窥孔孟心:希望深入了解并实践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2. 人知行马贵,我爱隙驹阴: - 人知行马贵:一般人认为马因其实用性而贵重。 - 我爱隙驹阴:虽然马在实用性上被看重,但作者更偏爱驹的珍贵之处——即它们稀有且珍贵的特质。 3. 秋树檠苍干,霜空耸翠岑: -
诗句原文: 圭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 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 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注释: - “圭组”: 指官员所佩之玉和绶带,常用以象征官职和地位。 - “经纶”: 指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这里表示治理国家的志向或才能尚未完全显露。 - “冥心”: 指专心致志,深入内心的修行。 - “真气”: 道家哲学中的元气,这里比喻人的精气神或者内在的修为。 -
【注释】 生世:生于这个世界,指在人世间。庚申:公年。象衣:指官服。垂綷䌨(huò jié):下垂的牦牛尾毛。长佩奏璁珑(zōng lóng):长期佩戴着美玉。幸甚:幸而。蝇依骥:苍蝇依附骏马。居然:果然。燕背鸿:比喻高飞远大的抱负。灵輀(yīn):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以鸾凤为饰,称为“銮舆”。无路:没有出路。霅溪风:即霅溪风雪,是浙江境内的一种风,常夹杂着雪花。 【赏析】
【注释】 谯:地名,今安徽亳州。 修职:官职名。 挽诗:哀悼死者的诗歌。 风高鸿影:秋风肃杀,大雁南飞。 鹗(è):猛禽。 桐帽:指戴的是桐木冠。 耆耇(gǔ gǒu):老寿星。 纶封:官服。古代官吏穿紫色官服,故有“紫衣”之称。 欧书:指书法。 同腔:同一调子。 碑铭:刻在石碑上的姓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王维任尚书右丞时写的
王处士的挽诗 槿篱山下的小屋,桐帽水边的村庄。 给儿孙留下一片寸土,传下家训廿四言。 芳荪在傍晚生长出秀美,衰柳带秋色昏沉。 千古英才有遗憾,青云路上泪痕斑
【注释】 奕奕:高大的样子。万夫望:指众人仰望。才名:才能和名声。四十霜:指年岁已大。重来:再次回到。陪讲幄:辅佐皇帝的帷帐,指宰相。三入位文昌:三次进入朝廷任用为文臣之首的职位,即宰相。地辟南厅峻:指土地广阔,房屋高大。砖重首折行:砖石重重,屋脊弯曲。脩途日未旰(gàn):道路修整完毕,太阳还未落山。弭节复相羊:停马下来,重新回到羊肠小道上。意思是说路途遥远,不能很快到达目的地。 【赏析】
【注释】 新息:县名,在今安徽省。过:经过。畏己知:畏惮自己的名声。漫灭:模糊、淡漠。在亡辞:表示对死者的悼念之词。堂堂: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的样子。风木:指坟墓。邕碑:指汉末北海相孔融墓前的一块刻文碑石,因孔融被曹操所杀,故称其坟前为“风”。 赏析: 此诗是一首挽诗。陈隐君挽诗中“庭下荆三树,坟前桂一枝”两句,用荆条三棵和桂花一枝,象征了死者一生的清白节操。而“风木恨,掩泪读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