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二。 乐天未信果知天,枉为琵琶弦系船。 这句的意思是说,白居易不相信命运真的能决定一切,所以他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把命运寄托在某种乐器上。 须识屈信常事耳,暑寒代序月移躔。 这句的意思是要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无常的,就像四季的变化一样,炎热与寒冷交替,月亮也会移动到不同的星座位置。 注释: 1. 福士张元龙:指唐代文学家元稹。元稹(779-831),字微之
第一首诗的释义: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宸殿御筵即事。 译文: 十八日上寿之后皇帝赐座退下,十九日去贡院设宴,二十日皇帝在紫宸殿举行宴会。 注释: 上寿,古代对君主的一种称呼;启宸居,皇帝的住所;百辟,指百官;滔滔,形容众多;后幄,后妃所住的帐幕;宰臣,宰相一类的高官;郎从,指侍从人员。 赏析: 本诗描述了皇帝在宫中的活动。首句点明时间是在上寿之后
【注释】 鞭鞘:即马鞍。鞭鞘陆续鸣,形容马嘶声不断。赭袍(zhèpú):皇帝穿的红色袍子。殿:指宫殿。万簪缨:指满朝文武大臣。十味肴羞酒五行:指丰盛的宴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上寿赐坐时所作。首句“鞭鞘陆续鸣”,以马鞭声比喻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次句“赭袍当殿万簪缨”,用“赭袍”和“簪缨”来写百官簇拥在皇帝周围的情景;第三句“群臣拜舞分行坐”,描写了百官们纷纷行礼、分列两旁坐定的场面
注释: 杨仲博,即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今吉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流畅,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译文: 田边的水沟里,雨水滋润着蟹和鱼,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动。远处的水面上,天空倒影清晰可见,一群鹳在飞翔。我与他们相对而立,却仿佛忘记了自己是外来的客人。两家的孩子们正在一起玩耍
注释:我任官寒门却领先,尽使权豪们乱了选班。纵使我被嘲笑我迂腐,但我肩负的重任比山还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杨仲博在科举考试中落榜后写给朋友的诗,表达了他虽然不被权贵所重视,但仍然心怀大志,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一句“任教寒畯着先鞭”,意思是尽管我是出身于贫寒之家的人,但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我还是取得了领先的位置,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第二句“尽使权豪紊选班”,意思是所有的权贵都在混乱地竞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故山朱果恰离离: - “故山”指的是诗人故乡的山。 - “朱果”(可能指柿子或其他类似果实,因颜色偏红)表示秋天的景象。 - “恰离离”形容果实成熟的样子,果实饱满、密集。 2. 翠竹青蒲护众菲: - “翠竹”和“青蒲”都是常见的植物,竹子通常为绿色或深绿色,而蒲草也是常绿植物,颜色可能是浅绿或灰绿色。 - “护众菲”可能是指这些植物为周围的环境提供了保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从内容主旨方面来看,“鬓边忧绪已千端,谁唤扁舟下濮干”,写诗人因鬓发已斑而忧虑重重,想到自己已经到垂暮之年,又何苦再为国效力呢?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悲愤;“落日明船剑如电,勇心触拨到楼兰”,描写出一幅壮阔的战场景象:夕阳映照在江面上,战船像闪电一般飞驰,将士们奋勇杀敌直抵楼兰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关键词句的分析。此题考核诗句内容,要求是理解诗意,注意结合注释和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如“蓬窗”即草窗,指简陋的书斋;“暑雨”,夏日的雨;“龙舟竞渡期”指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惊节序”指使时间感觉上有所变化(或:惊蛰时节)。 【答案】 将至古渝虞宪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译文: 蓬草覆盖的窗户下,夏日的雨水轻轻垂洒
注释:玉粹金浑是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好弟兄指的是兄弟情深。向来驰誉指过去就声名远扬,鬓双青指两鬓斑白,表示年岁已高。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兄弟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兄弟深情的怀念和祝福。诗中用"玉粹金浑"来形容兄弟间的高尚品行,用"百岁三亭"来比喻兄弟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对兄弟情深意重、永不改变的祝愿。同时,诗中的"世间贤美宁常有"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整体上
【注释】 万州:指重庆市万县。潘:这里是指万州的守臣,即诗人的友人。密林:浓密的树林。剪离支:形容树木枝叶繁茂的样子。藕丝:像藕那样的纤细丝线。自入:进入。渝涪:即重庆。山色恶:形容山色阴沉。鲁家池:指杜甫的故居——鲁家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万县与友人相聚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写万州的自然风光和友人的风采;颔联写友人在万州的生活,突出其“清高”;颈联写友人生活不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