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天雄道中 莱公昔日镇天雄,锁钥关门百二重。 北使也谙人物论,楼台无地仰高风。 注释 译文 天雄道中:在前往天雄(今河北雄县)的途中。 莱公:指宋真宗时宰相寇准,字平仲,莱州(今山东掖县)人。曾以力主抗辽,反对和议,被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知州,故称“莱公”。 天雄:即天雄军,驻军之地。 锁钥:喻指要害之地。这里指天雄军的重关要塞。 百二:百二秦关,秦关险要,汉高祖刘邦曾说:“百二秦关岂是阻
茂州道中 春日花飞,药王祠前轮蹄争凑 诗句释义: 1. 春晚花飞欲尽时:春天即将结束,花已经凋零殆尽。 2. 轮蹄争凑药王祠:马车车轮争相聚集在药王祠前。 3. 不知扁鹊游燕日:不知道古代名医扁鹊(即扁仓,传说中的神医)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4. 肯信人间俗可医:是否相信普通人也能医治人间的疾病。 译文: 随着春天的临近,花儿开始凋零,车马纷纷涌向药王祠。人们不知道古代的神医扁仓曾经来过这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主题等具体分析。 本题中,“天雄”指代赵匡胤,“道中”指代在途中;“西湖”比喻沃野长堤督亢图的美景;“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建,传说有千金买千里马的典故,后用以比喻招揽人才的地方
留别王慧生典籍 五陵裘马太纵横,谁信阳元是庆卿。 燕市酒人看尔在,青门回首不胜情。 注释: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大邑,也泛指京都附近一带。裘马:借指达官显贵。太纵横:太嚣张了。谁信:哪能相信呢。阳元:即张说。庆卿:张说字子寿,排行第七,因此称他为庆卿。燕市:指长安东面的集市。酒人:指卖酒的商人。尔:你。尔在:你在。青门:长安城西门。回首:回头。不胜情:不胜惋惜之情。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逐鹿道中 逐北追奔逾涿邪,燕然片石向胡夸。 何当手袖凌云笔,只按渔阳鼓韵挝。 注释:在追逐敌人的路上,越过了涿郡的边界。燕然(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杭爱山)上的一片石头被用来炫耀给北方的敌人。什么时候能够像王羲之一样挥动手中的笔,只按照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的鼓点来击打。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逐北追奔逾涿邪”,描述了诗人在追击败军的情景
注释:在帝城的春天,花儿盛开着,阳光灿烂,景色美丽。古树和疏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为送行的人送上祝福,希望他们在归途中不感到孤单。岁寒时节,我们应该等待剡溪边的船只,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时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帝城的春景和古木疏林,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归途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诗人通过对帝城春景的描绘
注释: 仿倪迂画:模仿倪瓒的画。倪瓒,元代画家,擅长水墨山水画。 翁高卧九龙云:描绘了一位老者隐居在云雾缭绕的九龙山中。 清閟风流海外闻:形容他的画作清新脱俗,远播海外。 雪后江山青似染:形容雪后江山景色如画,如同被染色一般美丽。 拈来却胜李将军:比喻他的画作精妙绝伦,胜过古代名将李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倪瓒画作的诗。诗人以"题仿倪迂画"为题,模仿倪瓒的画法,表达了对倪瓒画作的赞美之情。
注释:在任丘道中观察保甲法的实施情况,写下了这些口号寄给王任仲明府。 似将金甲寄春农,阡陌军容细柳同。 如此四郊歌渡虎,肯令三辅有飞鸿。 翻译:就像把金色的盔甲交给春天耕种的农民,田野中的军容如同细柳一样整齐。 这样的四郊能歌咏过虎,岂会让三辅之地有飞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任丘道中观察保甲法实施情况后,写下的观感和感慨。诗中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军队严整有序
【注释】压:笼罩。差:大概,大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对一幅山水画景的欣赏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风轩水槛压春流”,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微风轻拂着楼阁的水榭栏杆,江水潺潺流淌;第二句“一带平冈草木稠”描写的是一条蜿蜒的山间小路,路旁长满了茂密的草木;第三句“心喜应门差解意”,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他好像已经站在门前,看到那幅画,内心感到愉悦
【注释】 白社:唐宋时诗人结社吟咏的场所,多指西湖。 西陵:即西泠,杭州胜地,位于西湖之西南。苏堤在西湖之南,是苏轼曾游之地。 【赏析】 此诗是题画之作。诗人借题发挥,对画家的才艺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首句写青山如梦归时,可但前身就是画家;颔联写自己记得西陵烟雨后,大苏(苏轼)的诗最堪图取;颈联写西陵烟雨后,最堪图取的是苏轼的诗。这首诗以赞美山水之美为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