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题画赠眉公 随雁过南岳,冲鸥下洞庭。 何如不出户,手把离骚经。 注释与关键词解析: - 随雁过南岳:诗人跟随大雁飞过南岳衡山的美景。 - 冲鸥下洞庭:如同冲浪般的鸥鸟在洞庭湖上自由飞翔。 - 何如不出户:与其待在家中不如外出欣赏自然之美。 - 手把离骚经:手持《离骚》经典之书,寓意深入阅读和理解文学经典。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1. 赠林天素(林天素,生平不详) 2. 铸:制作。干将,春秋时楚国人,善锻剑,其子名赤,也善冶铁,以父子二人皆为楚名匠而知名。 3. 遥呈(yáo chéng):远远地赠送。 4. 巫峡:即瞿塘峡。 5. 绕云宫:形容剑光的耀眼和神奇。一说指“云间之宫”。 6.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赞美了一把好剑。首句“铸得干将剑”,说诗人自己亲手铸造了一把好剑;“遥呈剑客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名篇名句,还要对诗句内容理解到位。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第一句写水边的鸥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飘荡;第二句写画鹢飞临晴峦之前;第三句点明题画诗赠给张山人。第四句说:何必苦苦地作联句?因为触目都是白云。“何须苦联句”与前两句形成对比,强调不必苦于作诗,而要欣赏眼前的景色。 【答案】 ①烟波浩渺(或“水天一色”)——形容水边景色空阔无际
注释: 徵君:即作者自指。待访录:指《文镜秘府论》。卷帘时:指卷起窗帘之时,意谓在此时可以欣赏画的全貌。南宫、北苑:古代皇宫名号,此代指画中景物。仿佛:似乎。梦见之:梦寐之中见到的。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七绝。诗的前两句“徵君待访录,只在卷帘时”以征君待访录来说明诗人对画的喜爱之情,而“卷帘时”则暗示出画中景物的全貌,为下文的描绘作铺垫。后两句“南宫与北苑,仿佛梦见之”
注释:没有拥有焦尾琴的人,谁能知道中郎将的赏识之情。所以琴上的丝线,千年后仍然能发出哀伤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对友人王公的赞美和怀念。诗中通过“焦尾”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通过“不有焦尾人,谁知中郎赏”,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无奈心情;通过“所以琴上丝,千秋发哀响”,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感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释:炊烟袅袅升腾,仿佛连成一片雾霭,隐隐约约地露出松亭的轮廓。 松亭里有一位静坐的人,独自诵读《净名经》来寻求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赏析:这是一幅描绘山林隐逸者生活的画面。诗中“炊烟”是大自然的写照,“断霭”则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淡雅的氛围。“松亭”象征着山野中的宁静之所,而“静者”则代表着隐逸者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和意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
注释: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争峙。 南山是指华山,秋天的华山景色壮丽,气势雄伟。 闲者解其纷,君今巳闲未。 闲者指的是我,我正在欣赏这壮丽的华山景色。而你现在已经闲下来了吗
执契静三边,阴符秘莫宣。 君能参活句,尽属圯桥传。 诗句解读 1. “执契静三边”:这里的“执”可以理解为持有或坚守的意思,而“契”通常指契约或协议。全句意为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不动摇。 2. “阴符秘莫宣”:阴符是道家的一种神秘符号,常用于表达深奥的教义或秘密。“秘莫宣”意味着这种神秘之物不能随意透露,只能私下理解。 3. “君能参活句”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夺取燕支山, 收得嫏嬛记。 一似蕊珠宫, 一似汾阳第。 注释: 1. 燕支山: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的云冈山一带。嫏嬛: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神仙居所。 2. 蕊珠宫:指仙境中的宫殿,这里用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汾阳第:指唐朝汾阳王李光弼的府邸,这里借指仙境或仙人居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仙境景象
这首诗由九首组成,每首都是对杜日章册的一种描述。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借箸张文成,投壶祭征虏。 译文:借用筷子来张罗文成公,用投壶来祭祀征虏侯。 注释:文成公即诸葛亮,他以智慧和才能闻名于世;征虏侯则是曹操,他以勇猛和智谋著称。诗人通过这两种人物,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 悠悠枕曲徒,不上莲花府。 译文:我闲散地度过时光,不去上那个美丽的莲花瓣做的宫殿。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