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秋日泛泖因读先师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旧怀贤再赋呈唐明府君公 楼船箫鼓重沾巾,莫以玄亭问水滨。 白雪久沉空谷响,黄金难铸五湖人。 搴芳楚泽情何重,洒墨萧斋迹未尘。 是处凉秋摇落恨,不逢唐勒与谁陈。 【注释】 楼船:指楼船军。 莫中江:指宋代诗人、词人莫砺锋,字中江。 玄亭:即玄亭驿,在今江苏无锡。 五湖:太湖的别称,位于今江苏、浙江两省之间。这里泛指太湖地区。 唐勒:春秋时楚国大夫,善为诗
注释: 京口观水嬉呈姜养冲:在京城(今江苏南京市)观看水戏表演。 因看竞渡狎江湖,转觉中流贱一壶:因为观看竞渡而接近江湖,反而觉得江中的船就像一壶一样轻飘。 骚客赋湘心尚苦,没人蹈水胆何粗: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像屈原那样投入湘水,心中充满苦涩。 风传鼍鼓齐扬帜,势入骊渊欲探珠:风吹过,鼍鼓的声音与旗帜一齐飞扬,仿佛想要探寻骊山深处的珍珠。 见说筹笾劳仄席,渔矶可有梦来无
注释: 司马何年赋遂初,幔亭深处结精庐。 蔽亏日月开天小,出没烟岚入槛虚。 峡口忽闻猿叫断,沙痕时印虎踪疏。 跨君池上冲霄翮,建构清微大洞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在幔亭深处建造了一座精庐,象征着他对武夷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诗中的“遮蔽”和“露出”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起伏变化,而“烟岚入槛虚”则展现了山的神秘莫测。峡口处的猿声和沙痕中的虎踪,进一步衬托出了山的幽静和深邃
【注】遂作浮家海上翁,迢遥烟艇泬漻空;青螺:水波。拔地:高耸入云。尧市:古代传说中的舜帝在东海之上的市集。白马凌波:神话传说中的白龙马立于波中。梵宫:指佛寺。客有入吴观欲止,吾将泛斗路非穷;吴,今江苏、浙江一带;观欲止:观看;非:通“非”,不是的意思;泛斗:航行;路:指航道;非穷:无穷无尽。不须更喻迷津筏,自得遗珠象罔中;喻,比喻;迷津筏:迷失方向的渡船。象罔:神话中的兽名,这里比喻虚幻的事物。
天马山游眺 天畔峰形望里微,到来烟霭破岩扉。 半空疏梵虚无落,上界天花历乱飞。 百里湖光开水镜,一山云气晃人衣。 何须回首听钟后,巳觉青莲社可依。 注释: 1. 天畔峰形望里微 - 形容山峰在远处看时,轮廓隐约可见,如同天边的形状。 2. 到来烟霭破岩扉 - 当云雾缭绕,仿佛烟雾穿透了岩石的门扉一般。 3. 半空疏梵虚无落 - 形容半空中的佛音或梵声飘渺而宁静,没有落下的迹象。 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内容、语言、技巧的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文言知识,注重对诗歌的背诵和默写.同时要求考生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内容,理解作者感情.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内容
秋日泛泖因读先师莫中江之什忽又十五年感旧怀贤再赋呈唐明府君公 秋风牛渚不堪过,回首游踪感怆多。 名手自传裙练在,壮心其柰佩刀何。 广陵无复闻流水,华表空知怨逝波。 稍解当年招隐意,湖天渺渺一渔蓑。 释义:秋风凛冽的牛渚矶上,实在难以久留,回首往事感慨颇多。那些名士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文章,如今我却已老迈无力挥笔。壮志未酬啊,奈何佩刀无用武之地。广陵不再有流水潺潺,华表只能空对逝去的波涛哀鸣
白芷青兰夙有盟,浮天一叶带鸥轻。 几经陵谷长为沼,似障波涛复化城。 渔浦每看罾在屋,莼乡宁怅食无羹。 只疑重向潇湘道,试听参差野赛声。 赏析: 董其昌《秋日泛泖四首》以描绘秋日泛舟湖上的景象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个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同时,诗人还善于借助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帆前送目四天无,长泖云涛接具区。 - “帆前送目”形容站在船头远眺的开阔景象。 - “四天”可能指的是远方无边的景象或比喻空间的广阔。 - “长泖云涛”描绘出长满水草的泖田中波浪起伏的景象。 - “接具区”可能是在描述湖水与陆地相接的地方,具区泽位于浙江嘉兴。 2. 不以盈虚随海月,直于伯仲□江湖。 - “不以盈虚随海月”意指不受月亮盈亏的影响,强调独立自主。 -
以下是《秋日泛泖四首》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注释: 1. 九点芙蓉堕淼茫,平川如掌揽秋光:描述在清晨时分,九点时分,芙蓉花像雨点一样落下,水面平静如掌,能够揽住秋天的光辉。 2. 人从隐后称湖长,水在封中表谷王:这里描绘了一位隐士站在湖边,自称湖长,水面如同被封闭的宫殿,显示出水的尊贵与宁静。 3. 日落鱼龙骄夜壑,霜清钟磬度寒塘:描述了夕阳西下时,鱼龙在水中嬉戏,而夜晚寒塘上传来钟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