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冯元成第观牡丹 名园占领艳阳多,未以沉冥废啸歌。 坐竹兴仍修褉后,看花愁奈送春何。 窗前散绮摇书带,台畔凝香乱钵罗。 莫向花丛问姚魏,年来蝶梦不曾过。 注释: 1. 名园占领艳丽的阳光很多,但并不因为沉静而荒废了吟唱和歌唱。 2. 我坐在竹林中,兴致盎然地修褉(一种古代女子在宴会结束后进行的一种仪式)。看着花儿感到惆怅,无奈地送别春天的到来。 3. 在窗户前面,散开了华丽的衣带随风飘动
七夕集杯比部 画省谁兼吏隐名,酒人只合向公荣。 河明忽散朝峰爽,砧响遥翻夕籁清。 千里莼羹回客梦,七襄诗句属长城。 狂来星汉低相倚,肯信秋风独旅情。 注释: 画省:指中书省,古代负责起草文书、命令和诏敕的地方。吏隐名:官吏的隐居生活。 河明:形容河水清澈明亮。 砧响:指砧声,一种敲击乐器的声音。 万里:比喻遥远的地方。 莼羹:即莼菜汤,是一种用莼菜制成的美食。 七襄:指北斗七星中的七个星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柏乡道中寄张蓬玄中丞,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九流清鉴属方甄”意为:九流清镜照四方;“成德军声紫电振”意指成德军声威显赫,势如雷霆;“帝念股肱三辅重”意为皇帝念及心腹之人在中央;“师中耳目一时新”意指朝廷耳目一时间都焕然一新;“应多泛水依莲幕”意为应当多涉水泛舟,依附于高门大族;“无复驱车避柏人”意为再也不要驱车避开柏乡
酬临潼王二首 端居空谷感离群,万里论交见国君。 等是策书分五社,谁能笔阵扫千军。 怀人大小淮山桂,飞梦东南吴会云。 莫以雄才求自试,词坛赤帜有闲勋。 注释: 1. 端居空谷感离群:指诗人自己远离尘嚣,独自居住在山谷之中,感到孤独和寂寞。 2. 万里论交见国君:指诗人与临潼王(即李隆基)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通过书信交流,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3. 等是策书分五社:指临潼王的诏书如同五道光芒一样
【注释】: ①清源: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狄将军:指白居易的好友、时任江州刺史分司东都的元稹。席上观女乐:在席上观看女乐。竹枝词:古代汉族民间曲调名,唐时流行于四川一带;因多写妇女生活,又称为“俚词”。②异乡悲:指远离家乡而客居异地的感受。③六千君子:泛指南宋遗民或遗民后裔。旧名将:指曾经为国效命、立过战功的将领。④绿醑:美酒。⑤红儿:美女。⑥湖海鸥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友谊
【注释】 1 龙王寺观荷:指在龙王寺观赏荷花。观,观察。 2 沐日:沐浴日光。相将:相伴。竹下群:竹林下的一群。 3 芙蓉十里净京氛:十里长的荷花把京城的污秽之气都洗涤干净了。芙蓉,荷花。 4 是处燕吴总不分:处处是江南和吴地的地方也分不出哪里才是北方。是处,到处。燕吴,泛指江南一带。 5 饮马:饮水。倒窥:倒身而视。 6 惊凫:惊起的野鸭。忽断宿潭云:忽然断了落在潭上的云。 7 尘缨
湿云终日拥巢居,似尔沉冥得晏如。 隐向北山无怨鹤,乐期濠濮有鯈鱼。 亦知仲蔚蓬心长,肯信王猷竹兴疏。 总使田园生事拙,幽人只解爱吾庐。 【注释】 湿云:浓重的云雾。 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仲蔚:春秋时楚人,好钓鱼,曾说:“我非嗜鱼者也。” 王猷:《世说新语·任诞》:“王右军乘雪往薛湖观雪,见岸上初装束柳,枝条端末尽皆调纤,罔下辄欲捉之。 【赏析】
榆关霜薄授衣初,莽莽平沙度软舆。 赴阙几逢鸿渐侣,望乡犹阻雁来书。 注释: 1. 榆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市境内。 2. 霜薄:指天气寒冷。 3. 授衣:赐给衣服。 4. 平沙:广阔平坦的沙漠。 5. 渡软舆:形容车行在柔软的沙滩上。 6. 赴阙:奔赴朝廷。 7. 鸿渐侣: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8. 雁来书:书信。 9. 曲生风味:曲生即酒曲,指酒。 10. 邢醪:邢州产的酒。 11.
陆君策畸墅问水二首 南村欣赏数从君,积水窥天淼不分。 岂向尧年歌石烂,将无楚泽混鱼群。 怀人几失空梁月,泛宅遥连极浦云。 顾我玉杯书未就,何当行药逗斜曛。 注释: 1. 南村欣赏数从君:在南面的村庄欣赏美景,多次跟随你。 2. 积水窥天淼不分:看着水面上的倒影,仿佛可以窥探到天空的浩渺无边,但这种美好的景象却无法具体区分。 3. 岂向尧年歌石烂:难道像尧帝那样的时代,人们歌颂石头的不朽
武夷陈司马云窝二首 舟随五曲棹歌行,百叠松篁绕画楹。 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 莫是乘槎星汉上,试将名姓问君平。 注释: 武夷:山名,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有著名的九曲溪、天游峰等风景名胜。 五曲:指武夷山的五个主要景区。 棹歌行:泛舟唱歌前行的意思。 百叠松篁:形容山势起伏,林木茂密。 列仙: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自寻盟:自行选择自己的游玩之地或活动。 隔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