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
【注释】 先生:指诗人自己 山中客:指隐居者 扬雄:东汉辞赋家,曾作《太玄经》 群玉峰前:指杭州灵隐寺旁的九个山峰,即“九里” 三白:指白石、白猿和白鹭鸟 丹陛:指皇帝的宫殿台阶。 江城:指浙江杭州。 膏肓:中医上指心脏与膈膜之间,病在此处无药可医。喻疾病严重。 胜处:好的景色。 四明风月:指浙江东部的风光景物,四明是地名,这里指宁波地区。 达观:佛教用语,指洞察事理,超脱世俗名利之心。 云母光
诗句: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译文: 奇妙的神灵制造出美丽的琼花,专门为了装饰灵祠而精心培育。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琼花的美丽与特殊性,表达了诗人对琼花的深深喜爱。诗中的“爱奇造物剪琼瑰”形象地描绘了琼花的形态和美丽,而“为镇灵祠特地栽”则表明了琼花的特殊意义,它是为某个特定的场所而种植的。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琼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禺迹:指禹的足迹。 茫茫:无边无际。 望中皆我旧山川:在远望中,看到的都是我曾经到过的山川。 淮水: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省桐柏山,北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入淮河。 幽燕:指今北京一带,因地处北方,故称“幽燕”。 始是边:方才到达边界。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期间,他以豪放旷达的笔调描绘了大漠辽阔的景致,抒发了自己对前途的担忧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这首诗是诗人在石洞书院游览时所写。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重游此地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到兹山又十秋”,诗人感叹已经过了十个年头没有来过这座山。这既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表现出他对这个地方的深情厚意。 第二句“欲题名字记重游”,诗人想要在石洞书院的名字上题下自己的诗句,以此记录重游的经历。这既是对石洞书院的热爱,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 第三句“转头前日梦相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三首·其三》,全诗如下: 长江天险失,铁骑逼金陵。 拒敌无留守,捐躯有县丞。 戈挥天日皎,血洒阵云腾。 蒋尉英灵在,千秋配食能。 注释和赏析如下: 1. 长江天险失,铁骑逼金陵:这里的“长江天险”指的是长江作为天然的屏障,地势险要;而“铁骑逼金陵”则表达了敌人如同钢铁般坚固的骑兵,正逼近这座繁华的城市金陵。 2. 拒敌无留守,捐躯有县丞
先生原是山中客,仅能扬雄一区宅。 穷冬十日不出门,群玉峰前看三白。 谁将名字落人间,丹陛入对天开颜。 江城作牧多暇日,犹有馀力穷跻攀。 膏肓不除泉石念,胜处何如眼中见。 四明风月岂无情,要是岁寒心不变。 晴檐初晃云母光,庭中已休雁鹜行。 玲珑元不碍达观,下视万物俱清凉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 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 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 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 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 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 详于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高依丘垄或微收,低近陂塘翻尽槁。 凶荒有数合均一,报应于中又分晓。 不能究实害非浅,傥使从宽恩岂小。 兹行到处欲春风
乡与子直游胶庠,是时子明居侍旁。 友于学问相激昂,声华日驰翰墨场。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随即凌云翔。 已快雁塔书雁行,君家馀庆未易量。 二龙三凤同呈祥,一门竞爽如圭璋。 前后继踵名相望,夥为十佛经中光。 联翩不羡金华堂,会稽何独夸诸黄。 世言燕山窦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 君今取此名其堂,荐绅荣之富篇章。 几与窦氏争颉颃,吾家亦颇推吾乡。 自从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 枝分派别各一房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传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是处移将不肯开。 谩说八仙模样似,八仙那得有香来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