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诗句:“握手常嗟会面疏,年来尤觉甚于初。身同野鹤清尤健,计比巢鸠拙不如。” 译文: - 握手常嗟会面疏,年来尤觉甚于初: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慨。作者通过“握手”这一日常动作,抒发了与故友相见时情感上的疏远和岁月变迁带来的深刻影响。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友情的逐渐淡化。 - 身同野鹤清尤健,计比巢鸠拙不如:这里用“野鹤”和“巢鸠”比喻自己和朋友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竹轩的景物,表达了自己退隐林泉,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筑得幽居类瀼西,苔痕蜗篆雨中迷。 “筑得幽居类瀼西”,意思是说诗人筑起了一个幽静的居所,就像瀼西那样。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新居比作瀼西,突出了其清幽的环境。“苔痕蜗篆雨中迷”,描写了新居周围的自然环境
庄诵太祖皇帝御制文集 鼎湖龙去天应泣,弦管无声市肆空。 宸翰万年留圣制,人文千古缵神功。 尧民击壤风谣在,周胤分茅典则同。 秦陇诸孙瞻拜处,不禁血泪洒遗弓。 注释 1. 庄诵:庄重地诵读; 2. 鼎湖:指传说中的神仙之居,位于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相传是秦始皇帝葬身之地; 3. 弦管:指乐器的弦乐声; 4. 宸翰:帝王的诏书、文稿; 5. 人文千古:人世间的文化遗产; 6. 尧民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任进之作官绛州时。任进之,名不详,字子美,是杜甫的族弟。任氏兄弟都是当时有名的诗人。这首诗为送别诗,表现了任氏兄弟的豪情壮志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 首联“匹马嘶风踏软尘,大河东去是通津。”以骏马喻兄弟,形象生动,突出了他们的英姿飒爽;“嘶风”暗示他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而“踏软尘”则又写出了他们不畏艰难、敢于开拓的精神风貌。这两句中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案牍无劳日日闲:每天的工作都变得轻松而闲暇。案牍,指公文;无劳,指无事可做。 - 每𢬵临水更看山:每次来到水边都能看到山景,形容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𢬵,古代的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音乐或声音。 - 绿云冉冉侵帘细:绿色的云彩渐渐渗透到窗帘的边缘,形容景色柔和,如同绿色的云雾轻轻触碰到窗帘的边际。冉冉,缓慢而轻柔的样子。 - 红雨纷纷点砌斑:红色的雨水纷纷洒落在地面上
次三镇国慎独斋陪游后园池亭之作 【注释】 1. 年来年去几番新,万事回头扇底尘:每年的时光过去又回来,一切都像在扇子底下的灰尘一样,被遗忘。 2. 雪里老梅才破玉,雨中芳草又成茵:冬天的梅花刚刚绽放出如玉石般晶莹剔透的花骨朵,而到了下雨的时候,芳草又重新长满地面,形成了一片绿色的草地。 3. 满钩帘卷青山晓,半亩塘开绿水春:清晨,满眼望去,青山环绕着整个村庄,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不到禅关二十年" - 这句表达了诗人自上次拜访普光寺后已过二十年。禅宗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解脱的境界,因此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及内心的修行未得完全。 2. "无边风景尚依然" - 描述了普光寺周围的自然美景,尽管时光流逝,但景色依旧美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3. "青苍远接千章树,红白新开万朵莲" -
次三镇国慎独斋竹轩之作隙地新开水竹居,游观终日从篮舆。 清阴满地和烟暝,凉影横窗过月虚。 一点红尘浑不到,万竿苍玉自森如。 等闲相对真成趣,不用笙歌乐有馀。 注释: 1. 隙地新开水竹居:在狭小的地方新建了一座水竹居所。隙地,指偏僻的空地。 2. 清阴满地和烟暝:清澈的树荫洒满了大地,天色昏暗如同烟雾笼罩。 3. 凉影横窗过月虚:窗户旁清凉的影子越过月光,映在窗上。 4. 一点红尘浑不到
注释: 廿载秦藩共我游,萧萧华发已盈头。 季鹰去国莼初美,靖节还家菊正秋。 万里云霄双卷翼,五湖烟水一归舟。 会稽剩有佳山水,吟得新诗肯寄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胡廷伦在送别他的好友胡廷伦纪善致仕还乡时,写下了这首感人的诗篇。全诗通过对朋友归乡途中所见所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两句“廿载秦藩共我游,萧萧华发已盈头。”描述了诗人和朋友共度二十年的时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明确的信息筛选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作答。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在把握诗歌的基本情调与主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 “束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 诗人辞别故乡来到长安,一路上,山明水秀,风景如画,诗人不禁感叹:“真是江山如此多娇!”“红树青山”点明诗人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