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杂画赐门正相傧 - 注释:这是一首关于杂画的诗,可能是在宫廷中被赐给某位官员或贵族。"杂画"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各种形式的画作或装饰物,而“赐门”则指赏赐之物放置在门口。这里的“正相傧”,字面意思是“正好在一起”,可能意味着这幅画与某人正在庆祝或庆祝的活动场所。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喜庆的氛围,可能与某种节日或庆典有关。 2. 岁晚江南雪未消 - 注释
注释: 一望蒙茸接远天,东风吹绿暖生烟。 东风吹动草色青青,仿佛烟雾弥漫。 王孙去后无消息,落日空留醉客眠。 王孙离去后没有音讯,只有落日陪伴着醉酒的我入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王孙离去后的孤独感。 一望蒙茸接远天,东风吹绿暖生烟。 首句描绘了春天的草原,一望无际,覆盖着绿色的草,被东风吹拂着,仿佛烟雾般弥漫开来。这里的“蒙茸”形容草原上的草非常茂密
【题解】 杂画赐门,指皇帝赏赐给门正的杂画屏风。杂画:杂色绘画。杂画屏风上,绘有山水、人物、鸟兽等图画。正相傧:门正。傧即傧相,古代迎宾时引路的官员。此为门正侍奉皇帝时的称呼。 碧山红树乱萦回,瀑布声喧万壑雷。 碧山:青山。红树:红叶的树木。萦回:回旋曲折的样子。万壑(hè):深谷。 碧山红树乱萦回,瀑布声喧万壑雷。 青山绿水间,瀑布从山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声如雷鸣,回荡山谷,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在夜合花前,香气飘散,露珠打湿了轻薄的罗衣。自己可怜自己的容颜,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不敢擅自进入未央宫。 赏析:这首诗描写宫女们清晨被唤醒时的情景。她们在晨风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露珠洒在薄纱般的罗衣上。然而,她们并不敢因此而骄傲自满,也不敢因此而擅自进入未央宫。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宫女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句原文: 银汉无声月正辉,西风吹透越罗衣。 玉关铁甲人多少,北雁归时尚未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首句“银汉无声月正辉”通过描绘银河和明月的景象,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氛围。接着,“西风吹透越罗衣”则通过秋风和越地女子的服饰,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孤独之感。 第二句“玉关铁甲人多少”,以“玉关”代指边塞
【题解】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当时作者在长安,任右拾遗(谏官)。 富贵功名总不干,水边林下足盘桓。注释:富贵功名我都没有追求。在水边,在林下,我悠闲地度过闲暇时光。赏析:首句“富贵功名总不干”,点明自己虽身处朝廷,却无意求取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富贵”与“功名”相对,“功名”是指名位、地位、权势等;“富贵”是指财富、享受等。“总不干”是说“不追求”。第二句“水边林下足盘桓”
宫词 罗幕下垂着红色的帷幔,保护着晓寒,宫女们新妆初试,佩带叮当作响。 不知道门外有多少春光,雨打梨花满地零落
【解析】 1.扰扰:纷纷。 游人:指游客。 又来:又走回来了。 乘闲:乘着闲暇的时候。 软红(róng):指京城的繁华之地,也指京城的繁华生活。 回:指回到。 2.刘郎:本诗作者自喻。 道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俱:都。 尘土:指尘世中的生活。 浪栽:随波逐流的意思。 3.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游览玄都观的见闻感触。首联“扰扰”二字,点出玄都观人流如织的特点。颔联用刘晨、阮肇遇仙女事
注释: 题杂画赐门正相傧(bǐn) 峭壁苍崖挂绿萝,柴门流水落花多。 白云隔断人间路,不放红尘一点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诗人用优美的诗语,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高洁、远离世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王舜耕画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小小溪桥有路通,草堂门掩白云中。" 这句描述了一幅画面:一座小溪上的桥通向远方,通往那幽静的草堂。门扉紧闭,隐没在飘渺的白云之中,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 - "深山六月浑无暑,一派流泉万壑风。" 这句描述了深山中的景色和气氛:尽管是六月,但深山里并没有炎热的暑气,清凉宜人。同时,一股清澈的泉水从万壑之中奔流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