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万里同云雪载途,乾坤冻合在冰壶。 高人深掩茅堂卧,门外曾来县令无。 注释:形容天气寒冷,大雪纷飞的场景,大地和天空都被冰雪覆盖,万物失去了生机,只有寒风在呼啸。形容隐居的高人住在高山之上,周围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表示即使有人曾经路过,也未曾打扰到高人的宁静生活
流水桃花玉洞深,长松千尺落晴阴。 瑶琴弹到无声处,白鹤飞来风满林。 注释:在清澈的流水旁,桃花盛开在如玉般深邃的洞穴中,高耸入云的长松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幽静。当我弹奏起瑶琴,当琴声达到无声的境界时,一群白鹤飞来,它们在树林中飞翔。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流水桃花、长松和白鹤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最是诗中堪画处,幽禽飞上海棠花”一句中,“最是”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诗中堪画处”的极度赞美之情。“幽禽”指幽深、静寂的鸟儿,这里用来象征诗人。“飞上”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诗中堪画处”的高度赞扬之情,认为它是值得称颂的。 所以答案是: 浓春如酒醉韶华,无限风光属内家。 最是诗中堪画处
小院春深丽日迟, 小院的春天已经很深了,阳光也迟迟不出现。 暖风吹动万年枝。 温暖的春风吹动着万年树的枝条。 千红万紫雕阑外, 无数的红花和紫花在栏杆外面盛开。 坐看蜂衙报午时。 我坐着看着工蜂们忙碌地报知正午时分的到来。 赏析: 《春词》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院春深的景象,通过对春日、万年树、红花紫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首句“小院春深丽日迟”
翠壁丹崖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淡雅,往来于山林中的麋鹿成群结队。 住在山间的神仙住在山外,只隔着一片桃花。 注释: - 翠壁丹厓(yá):指山壁青翠欲滴,崖石如丹。 - 夕曛(xīn):夕阳的余晖。 - 麋鹿(mí lù):一种哺乳动物。 - 空青(kōng qīng):一种青色颜料。 - 仙家:指隐士。 - 云:这里指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注释:重叠的青山围绕着郁绿的山螺,雨过天晴后深涧中流水像罗一样密集。忽然一阵凉风刮起岩前树梢,远远传来了书信的声音从薜萝丛中传出。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的山水画卷,画面上是连绵不断的青山,中间有一片翠绿的山螺(即山石上的青苔),还有一涧清泉在山间流淌着。突然,一阵凉风吹起山间的树叶,远处传来了书信的声音,仿佛那声音是从薜萝丛中传出来的一样。这首诗的意境深远
【注释】 题画:在画上写诗。 烟树云林:雾霭、树木、云雾、山林,形容山水景物的朦胧景色。“半有无”是说山间树影和云雾时隐时现,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水光山色:水光与山色的结合,指江水映照出的山水景色。远模糊:远看显得朦胧不清,给人以空灵的感觉。 长江一片潇湘意:长江水波浩渺,仿佛笼罩着一种凄凉悲凉的意境。潇湘:指湖南一带的山水。潇湘意即指那种悲凉的意境。 都落房山水墨图
【注释】: 海棠枝上鹊声乾——海棠枝头有喜鹊的叫声。 罗幕重重护晓寒——厚厚的帷幔层层重叠,保护着清晨的寒意。 初日半林珠露重——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林之中,珠子般的露水变得沉重。 脆红无数压阑干——无数的嫩红色花朵在栏杆上堆叠。 译文: 海棠树枝上有喜鹊的叫声, 厚厚的帷幔层层重叠,保护着清晨的寒意。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树林之中,珠子般的露水变得沉重。 无数的嫩红色花朵在栏杆上堆叠。
诗句赏析 诗句原文: 露冷银塘灏气浮,羽毛如雪照清秋。 功名一路身须到,肯向江湖浪白头。 译文注释: - 露冷银塘灏气浮:清晨的露水寒冷,银色的池塘中飘荡着浩大的雾气。 - 羽毛如雪照清秋:鸟儿的羽毛如同冬天的雪花洁白,映照着秋天的清爽气息。 - 功名一路身须到: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必须坚定地前行,直至成功。 - 肯向江湖浪白头:不愿意在江湖之中随波逐流至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雨馀岚翠湿秋山” - 描述了雨后的景象,山峦被薄雾和潮湿的绿意覆盖,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美感。 2. “罨画楼台紫翠间” - 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楼台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增添了一份生动和活力。 3. “白鸟不飞波不动” - 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白鸟在空中飞翔却并不打扰水面的平静,反映出一种和谐与静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