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洽
梅花七律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注释: 1. 夜月:指月亮。 2. 玉样身:形容女子如美玉般晶莹剔透的身子。 3. 枉拚(wǎn pàn):徒劳,白白地。 4. 藤床:用藤条编织的床。 5. 清梦:清澈的梦境。 6. 竹屋:竹子做的房屋。 7. 玉雪襟期:形容人的品格像玉一样纯洁无暇
以下是《梅花二十首》的赏析: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孤傲气质展现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的“行尽荒林一径苔”描绘了一幅荒凉山林中小径的景象,而诗人在竹林深处找到了几枝盛开的梅花,这一细节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也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找到美好事物的美好寓意。 诗句“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表达了梅花不愿与雪相媲美,更不愿借助东风来展示自己的美丽
在解析这首《梅花二十首》之前,了解作者张道洽的背景及其时代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张道洽(1205年~1268年),字泽民,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他是理宗端平二年的进士,并曾在广州司理参军及襄阳府推官等职。张道洽的一生充满政治波折,但他的作品却以高洁的品德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著称。 这首诗是张道洽对自己所欣赏的梅花的赞美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梅花独特的清冷之美和孤高之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注释】 梅花二十首 才有梅花便不尘,和霜和月为精神。 风流晋宋之间客,清旷羲皇以上人。 年后腊前无尽意,水边林下自然春。 万花锦绣东风闹,难浼翛翛玉雪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用梅花的高洁、淡雅,来表达自己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才有梅花便不尘”:只有有了梅花,才不沾尘土。 “和霜和月为精神”:以霜和月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精神”即精神,这里指高尚的品德。
【赏析】 此诗为作者咏梅而作。首联写梅花之白,次联以“风前和我不尘埃”写梅花之傲雪凌霜,三联以“崚嶒鹤骨霜中立,偃蹇龙身雪里来”写梅花之高洁挺拔。最后两句,写诗人对梅花的倾慕之情。全诗用典贴切,意境高远。 【注释】 ①天下无花:指世上没有与梅相比的花朵。②不尘埃:不被世俗污染。③崚嶒:高耸突兀的样子。④舆台:古代官吏乘坐的车,借指高官显位。⑤清溪:指小溪流水。⑥踏月回:踏着月光回家。 【译文】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首句“癖爱梅花不可医”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极度喜爱,这种喜爱已经达到了无法治愈的地步。第二句“开教探早落教迟”则描绘了梅花开放和凋谢的过程,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无尽惊喜。第三句“欲知无限春风意,尽在相将暮雪时”揭示了梅花在春风中的无限魅力,以及它在夕阳下与雪花共舞的美丽景象。第四句“竹屿烟深寻得巧,茅檐月淡立成痴”则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我才种下梅花,就已经觉得它很特别。它的清香被我分派给了新写的诗篇中。 - 注释:梅花 - 指未开花前的幼苗。梅花二十首 - 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种下的梅花的二十首诗。 - 译文:我刚种植的梅花就觉得很特别,我的清香已经分派给了我新写的这首诗。 2. 我闲时手持酒杯站在微风中的地方,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等待月亮升起的时刻。 - 注释:闲持杯酒 - 形容诗人在闲暇的时候。 -
梅花二十首 政尔寒阴惨淡时,忽逢孤艳映疏篱。 金紫气味无人识,玉雪襟怀只自知。 竹屋纸窗清不俗,茶瓯禅榻两相宜。 花边不敢高声语,羌管凄凉更忍吹。 注释: 1. 政尔寒阴惨淡时:在这个寒冷阴暗的时节里。 2. 忽逢孤艳映疏篱:忽然遇到了一朵孤独的花朵,在稀疏的篱笆旁绽放。 3. 金紫气味无人识:金紫色的香气没有人知道,形容梅花的香气不为人知。 4. 玉雪襟怀只自知:如同玉般洁白的胸怀
诗句原文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 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 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注释解析 - “千林冻损积阴凝”:描述树木在严寒中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 - “一点春从底处生”:比喻梅花如同春天的嫩芽一样,在寒冷中顽强地绽放。 - “玉色独钟天地正”:梅花的颜色如同玉石一般纯净而高贵,它独自享有这份美丽。 - “铁心不受雪霜惊”
【注释】 阆风乡:阆州,今四川阆中。古代传说阆州有阆山,山上多风,故称阆风乡。 铅华:涂在脸上或头发上的白色粉末。 羌管声声:指羌笛的悲鸣之声。 【赏析】 《梅花二十首》,是北宋诗人林逋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开头两句写梅的品性:梅花天生就有一种高雅的气度,仿佛是阆州的阆山一样,自然清雅,不事雕饰。“薄薄铅华淡淡妆”则写出了梅花素雅淡丽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