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注释】 次韵:即和诗,指和别人的诗。才仲:指李德裕。试院:考试院。见寄:来信寄来。其五:是李德裕的第五首诗。崖根:山崖的根部。乌蜜:蜂蜜。先尝:首先品尝过。从此知君:从此可知你的。鬓不霜:头发没有白。应笑:应该嘲笑。吾曹:我们。事枯槁:事业无成,无所作为。山中:指隐居在山中。危坐:端坐。独休粮:一个人不吃饭。 【赏析】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五》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所作的次韵诗。 首先看题目:“次韵嵩阳陈叔易先生见访 其一”。这是说,作者在接到朋友的邀请后,欣然前往拜访,并作诗以记之。这里的“次韵”是指诗人应友人之请,用原韵写一首和诗,以示答谢;而“见访”则是说友人前来拜访。 接下来分析诗句: 1. “知君挟册未尝闲”,意思是说你带着书籍来,没有时间休息,一直在忙于学习。这句话中的“挟册”指的是携带书籍
注释:早上天空放晴,云朵拥着茅草屋檐,雨水拍打渠水,清晨的一场雨过后,我回到了我的小屋。枯萎的红色花朵和宿萼布满苔藓,长杨树下的落叶已经打扫干净。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初春时节回到故乡后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景象。首句“晓霁”点明了时间是在早晨,“云拥茅檐水拍渠”,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雨后乡村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第二句“蔫红宿萼莓苔满”,则描绘了经过雨水滋润后,枯萎的花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与友人同宿天竺寺。夕阳山色蔼蔼葱葱,山道曲折松林掩映,几重绿树环绕。行至一座石桥上,未见人踪,只听得数声钟音,远远传来。 “夕阳山气蔼葱葱”,点明时间、地点和气氛。“路转松阴复几重”写景抒情结合紧密,既写出山道曲折、林木茂密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行过石桥人未逢”,点出自己已经来到石桥上。“数声先听寺楼钟”则进一步渲染出静寂的气氛
【注释】 过钟山:经过钟山。钟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俞清老:作者的朋友俞德邻。薄木韵含悲,霜风已至,薄木有寒声,而音韵中也充满哀伤的意味。岁晚寻君失后期:岁月已晚,想访友而友人不在家,错过拜访的时间。夜鹤晓猿惊怨歇:傍晚时分,鹤鸣猿啼之声,令人闻之心惊肉跳,仿佛怨恨之声戛然而止。人去已多时:主人已不在,空余草堂。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初
枯槁长专一壑间,权豪殊未少低颜。 风云他日超腾去,莫畏移文到北山。 注释:我长期生活在深谷之中,权贵们从未对我有过轻视。等到有朝一日我飞黄腾达之时,不必怕他们派人来北山取我的书信。 枯槁:指身处困境或处境不佳。 权豪:指有钱有势的贵族。 风云:喻指机遇和环境的变化。 超腾:超越,超过。 移文:即下公文的意思。北山:代指自己的故乡,这里用“北”字隐晦地表示自己不愿归隐
【注释】 过定林谒荆公画像 其二:在定林寺谒见王安石的画像。 定林寺,即王安石曾住过的金陵栖霞寺。王安石号半山,故称栖霞为定林。 荆公,指王安石。 千字,指王安石手书的《千字文》。 好事,指喜爱书法的人。绛纱,指红色绫罗绸缎。 一读已能生感慨,暮檐萧瑟更啼鸦,暮,傍晚;檐,屋檐;萧瑟,风雨声;啼鸦,乌鸦叫声。 赏析: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和诗人。他一生勤于政事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四》是南宋著名词人释道潜的一首诗作,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一川脩竹映疏花,川上时闻响钓车。 似到秦人种桃处,谁知梦断却还家。 2. 诗歌翻译: 清澈的小溪边,长满了整齐的竹子,映衬着稀疏的花朵。 时常能听到有人在河边钓鱼,发出悦耳的声音。 仿佛已经到了古人种植桃子的地方,但是谁知道我突然醒来后又回到了家里。 3. 诗人介绍: 释道潜
【注释】朱甍:红色的屋脊。碧瓦:青绿色的屋瓦。最上头:最高的地方,即最高层。一饷:片刻间。阑干:栏杆,这里指登楼的阶梯。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通过写梦游梦中书事,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现实的忧虑之情。 首二句描写了梦中所见的景象。诗人在梦中来到了一个宫殿前,只见朱红色的屋脊高耸云霄,碧绿的屋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他登上了最高的楼层,俯瞰着整个宫殿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怪兽胡为出巨津,昂然激水忽翻身。鱼龙赑屃何妨事,莫作风波谩恐人。”三句的大意和艺术手法。首先,这三句诗的意思是:怪兽为什么在巨大的河流中出现,它突然转身激起波澜。鱼龙龟蛇等水中生物,有什么妨碍事情吗?不要以为只是风浪使人害怕,恐怕有更大的祸害潜伏着。然后,从炼意、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这三句诗的艺术手法。 【答案】 译文:怪兽为什么在巨大的河流中出现,它突然转身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