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
【注释】 1. 渔父:指隐逸不仕的人。 2. 一舸(ɡě):小船。 3. 柳月芦风:泛指春光和煦、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色。 4. 翁自醉眠鱼自乐:渔人自己喝醉了在船上熟睡,鱼儿也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 5. 旧丝纶:指渔线,这里借指旧日的功业。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渔父的生活情趣,抒发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渔父的船随处可以钓鱼;第三句写渔父酒醉而眠,鱼自得其乐
【注释】 ①清夜:寂静的夜晚。理:整理。②爱学啼乌啭羽音:喜欢模仿啼叫时那种声音。③世工:世俗的技艺。④弹耳不弹心;指世人只是玩弄技巧,而内心并不真正领会琴声中的情感。⑤鸣:发出的声音,这里指琴声。⑥心弦:指琴弦,借指内心情感。⑦自适:指自己感到舒适、惬意。⑧闲情:悠闲的心情。⑨意态:神态,风度。⑩相知:互相了解、认识的人。⑩赏会:欣赏领悟。会: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注解】 百舌(zhōu):鸟类,鸣声婉转。 筠笼:竹笼。 【赏析】 《百舌》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前两句写百舌的鸣声;后两句写诗人对百舌的感叹。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流畅,富有情味。 首句“问渠得似山间日”,是说百舌的鸣声好像山间的太阳,明亮而温暖。这里的“问渠”是询问的意思,“得似”即像不像。 次句“犹自筠笼叫不停”,则是说百舌被关在笼子里还不停地啼叫。“筠笼”即竹笼。
【注释】:鹊肥沙:指鹊桥。 【赏析】: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传说每年七夕,喜鹊都要搭成桥让牛郎织女相会。诗人在鹊桥下看到的小竹,正是喜鹊筑成的桥,故有《鹊肥沙》之题。“石坡泥浅无虫蚓”,写小竹生长的环境条件。石坡土质坚硬而贫瘠,土壤中的虫和蚯蚓都很少,说明小竹生长得十分健壮。“小竹才高一尺馀”,写小竹的生长情况。小竹子只有一米多高。“独自行行无可啄”,写小竹的生长状态。小竹子独自成长
诗句:夕阳西去一凭栏,眼底黄花自岁寒。 译文:夕阳缓缓西沉,我独自站在栏杆前,眼前的菊花在寒冷的岁数中依然挺立。 赏析: 《十月菊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篇。诗人以“夕阳西去”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随后,他描绘了自己独自凭栏的情景,通过“眼底黄花”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里的“黄”并非指普通的黄色,而是一种象征,暗喻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凋零。
【注释】 并州:即古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千金:指并州宝剑。贾:买;卖。背:剑身的背面。龙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图案,相传为龙所生,故称龙文。麟血:传说麒麟有麟血,所以麒麟被看作祥瑞之物。倩谁磨:倩,请;谁,谁人;磨,磨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借咏宝剑,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首句“并州昔用千金贾”,写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出好剑,昔日以千金之价购得,说明此剑不凡
注释:祸福没有不通过门路的,所以不能凭主观臆断。上天有口却让它无声,是因为有它的作用。不要嫌口舌之劳为自己带来麻烦,就像那大雁不会鸣叫却被烹煮一样。 赏析:此诗以百舌鸟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诗中百舌鸟“天教有口可无声”与诗人“祸福无门未可凭”相呼应,说明人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自己掌控的;而百舌鸟被烹煮却无法鸣叫,则警示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注释:小舟真的像鸥鸟一样轻,一声声的打鱼声像是在布阵。 打得鲜鳞归去早,蓼花深处卖鱼羹。 翻译:渔船真的像白鸥一样轻巧,一声声的打鱼声就像是在布阵。 打得鲜鱼早早的回家去,蓼花深处卖鱼羹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写捕鱼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渔民捕鱼的情景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渔民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琴其二 操高不救西山死,瓢饮空称陋巷贤。 二调只堪弹我听,不消举此贵人前。 注释: 1. 操高不救西山死:操,指操持,操持得高远却无法挽救西岳华山的崩塌。 2. 瓢饮空称陋巷贤:瓢,古代用来盛酒或食器,这里泛指简陋的容器,用来比喻生活清贫。陋巷,指偏僻简陋的街巷。 3. 二调只堪弹我听:二调,指音乐中的第二乐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琴音的欣赏和赞美
注释: 突兀楼:高耸入云的楼阁。 碧空:青天。 松江西畔太湖中:指楼阁依傍在松江西边的太湖之中。 天垂十二阑干角:指天空仿佛悬挂着十二根横木,即阑杆。 月满三千世界中:意谓月亮照亮了整个世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座巍峨壮观的楼阁,它高耸云霄,倚靠着青翠的天空,仿佛是一座独立于天地之间的仙宫。楼阁下,是波光粼粼、水色如碧的太湖,与楼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