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抓住“人日”“春日至”等关键词,分析诗中所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译文: 过了人日后一天立春了。 刚过人日春天便到了,喝着薄酒吃着生菜,坐在旅亭头。 母亲头发花白了,应该看到孙子们正拿着土牛玩耍。 赏析:“人日后一日立春”,是说过了人日后的第二天就是立春
十月菊其二 一段风流玉琢成,开从霜后越精神。 休嫌茉莉非吾配,曾见张良似妇人。 注释翻译赏析: - 译文: 一段风流被精心雕刻而成,它开放在霜后的时节中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不要嫌弃茉莉花并非我的伴侣,我曾经见到过像张良这样的男子,外表看起来柔弱,却有超越常人的智慧和能力。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菊花在寒冷季节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
郊行其四 野店柴门傍水开,凭栏漱罢一裴回。 云来岭表商量雨,峰绕溪湾物色梅。 【注释】 野店:郊外的客店。柴门:草门。 涧:山涧。漱:洗。 裴回:徘徊。 云:指云气。岭表:岭南,泛指南方。商量:商讨、计议。 峰峦(mén):山峰。 溪湾:山间溪流弯曲处。物色梅:观察梅花的形态。物色:观察、描绘。 赏析: 《郊行其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在郊外行旅中的所见所感
注释:那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在幽暗的堂屋里显得格外渺小。如果把灯火安置在一个无风的地方,就可以安然入睡,直到鸡啼五更天。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一只小灯笼在安静夜晚的微弱光芒。诗人通过描绘灯笼的微小和微弱的光芒,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美好回忆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雷鸣不雨其一:指天空中雷电交加,却未下雨。 海激天翻电雹真:海浪冲击、天摇地动、雷电交加,电光闪烁。 苍枝十丈擘为薪:树枝粗大到十丈长,被劈下用作烧火的柴草。 须臾龙卷他山去:转眼间,龙卷风席卷了附近的山头。 误杀田头望雨人:把在田边观望天气的人给吓跑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暴雨来临之前的紧张气氛。首句写雷鸣电闪,海水汹涌,天地翻腾,电光如织。次句写狂风肆虐,树木折断
【注释】 1. 梅花:一种花。 2. 南邦:指南方,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3. 冷将双眼窥春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观察春天到来的情况。 4. 肯把孤心受雪降:不忍心让孤独的心经受寒冷的打击。 5. 松弟、竹君:比喻梅花和松树、竹子等其他植物相比,有特殊的地位。 6. 试看:仔细观察。 7. 梢头、窗:这里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梅花》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咏梅诗,全篇以梅花自比
【注释】十月:这里泛指秋季。菊:这里特指菊花。中仙:即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博:通“博”,积累。秫(shú):黏高粱。九日:这里指的是重阳节。于中:即“于下”。何:怎么,哪里。勤餐:经常吃。延年:延长生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菊”为题,赞美了菊花的高雅品质。 首句“先生嗜菊菊中仙”,点明诗人爱菊,而菊花又如人一样具有仙风道骨之气质;次句“不把东篱博秫田”,“博”通“博”,积
【注释】东篱:指陶渊明的菊花。不染:不受污染,这里指不染尘世繁华。琐细:琐碎细小。茉莉:一种花名,这里比喻牡丹。六郎: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诗中“不染”二字,把牡丹比作东篱菊,突出其不沾尘埃,洁净高雅;“琐细”两字则形容花朵繁密,娇艳欲滴,香气扑鼻。最后两句以“茉莉”和“莲花”来比拟牡丹,表明牡丹虽不如芙蓉般娇美,但也不逊色于荷花。全诗语言优美
注释: 春花秋色: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景色。 似觉山桃野杏非:似乎觉得山中的桃花和野杏不是。 向天乞入秋风队:向天空祈求进入秋日的队伍。 兰菊中间入片时:就像兰花、菊花在秋天里短暂的盛开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的诗,诗人以山桃野杏为对象,表达了对它们生长环境的独特感受。他并不认为山桃野杏只是山间的普通植物,而是认为它们具有独特的美。诗人用“耻将浓绿眩群姿”来表达他对这种美的赞赏
【注释】绯桃:桃花。猩猩血染成:用猩红色的花瓣染成的桃花。玉环:即杨贵妃,唐玄宗的贵妃。 【赏析】“一枝才破便精神”:这两句写桃花刚开就非常艳丽。诗人把桃花比喻成猩猩的血染的,形象地写出了桃花鲜艳的特点。 “休逐东风贪结子”,这两句是说不要因为桃花漂亮而结出果实来。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说的是汉武帝刘彻时,李延年为取悦刘彻,献歌赋舞,并教他学作胡声唱歌,以博得汉武帝欢心,武帝果然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