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焯
王焯是清代的诗人。 字少闿,号碧山,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浙江嘉兴人。他的诗作风格雄伟崛强,显示出他不愿模仿他人、力求创新的精神。王焯曾中举人,并担任过镇海教谕等职务,但具体的时间与细节可能随历史进程而有所变化
清代王焯《与陆锬夜话》释义
每回忆起故乡的风和日丽,就须来与故人讨论。 雨后麦田绿浪滚滚比水还要清澈,溪边荷叶散发着阵阵清香扑到门口。 旱涝保收的沙田里稻谷蟹肥,榆树酒盏鸡鸭成群。 更加令人怜爱的是我晚饭后雕胡吃完,饱读诗书秋天树下根。 【注释】 1. 与陆锬夜话:与陆锬(yuè)深夜交谈。陆锬,即陆游的朋友,字务观。 2. 故园风日好:故乡风光美好。故园,指故乡。 3. 论:谈论、讨论。 4. 雨余麦浪碧于水:雨水之后
与陆锬夜话
每忆故园风日好,即须来就故人论。 雨余麦浪碧于水,溪上藕花香到门。 水旱沙田饶稻蟹,枌榆酒盏及鸡豚。 更怜晚饭雕胡罢,饱读残书秋树根
少闿,原名王焯,清代诗人
王焯是清代的诗人。 字少闿,号碧山,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浙江嘉兴人。他的诗作风格雄伟崛强,显示出他不愿模仿他人、力求创新的精神。王焯曾中举人,并担任过镇海教谕等职务,但具体的时间与细节可能随历史进程而有所变化
王焯
王焯是清代的诗人。 字少闿,号碧山,生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一位生活在清代的浙江嘉兴人。他的诗作风格雄伟崛强,显示出他不愿模仿他人、力求创新的精神。王焯曾中举人,并担任过镇海教谕等职务,但具体的时间与细节可能随历史进程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