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
【注释】 醴陵邑:古县名,在今湖南省。 蓬背坐轩豁:形容舟行疾驰,像被风吹蓬的后背一样。 餐当象山眠:指坐在象山脚下休息。 鸥行□棹起:鸥鸟在水中游弋,船桨激起波纹。 乱石激流潺:乱石激流发出潺潺水声。 渌口迷苍霭:渌口,湖口。苍霭,青烟云气。 湖头亸翠鬟:湖边有垂柳,柳条如美女的发髻般垂下。 夕阳留晚照:夕阳西下时留下了余晖。 白醉使臣颜:白日醉醺醺的模样。 【赏析】
【注释】 聚爱楼:位于绩溪县龙川村,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字廷秀)任处州知州时所建。克勤:宋杨万里字君锡,又字诚斋,晚号诚斋先生、玉堂先生等。此诗为杨万里为友人所作,故称“友克勤”。 【赏析】 此诗作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杨万里在任职处州(今浙江丽水地区)期间,曾与友人游于绩溪山中,登聚爱楼观赏群峰,并有感于人事变迁而作此诗。 首句写楼对群峰,第二句写楼头聚人,第三句写相看终不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文大意和内容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与要求作答。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此句交代写作背景。这是南宋名臣文天祥所作《过零丁洋》诗的前两句,意思是:在聚爱楼上写了四首咏怀诗赠给克勤。“楼近绩溪石”,此句点明地点,说明诗人是在聚爱楼上写的这四首咏怀诗。“石镜明于镜”,此句写聚爱楼的景观,用镜子比喻聚爱楼,以“明”来形容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其二 楼俯绩溪水,潺湲日夜流。 楼头聚爱者,华发共绸缪。 【注释】 聚爱楼,在安徽绩溪县龙川村(今属黄山市)。“四咏”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组《四诗》;“克勤”即朱熹,字元晦。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聚爱楼上观景有感而作的。首句写楼高临流,水流不息,以突出楼之高耸。次句写楼中人因爱而聚,因爱而老。后两句则写楼外景色,与前一句相映成趣。全诗结构紧凑,意境优美。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
【注释】: 白发慈亲健:慈亲,指母亲。健,健康。 青春诸子贤:诸子,指儿子们。诸子贤,指儿子们都很聪明。 堂东公事暇:堂东,指家里。公事,公务。 高枕且陶肰:高枕,形容安闲自得的样子。陶肰,指在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三》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陶”,即田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寄给在南安做太守的沈照府的一首诗。全诗四句,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之心
【释义】: 李衡是唐代的刺史,诗人在送别他时写了这首诗。第一句“入市独持衡”中的“入市”指的是进人闹市;“持衡”是指手中拿着秤砣,这里比喻自己持有正义、公平之心。第二句“群贩交恶憎”中的“群贩”指商贩;“恶憎”是厌恶憎恨的意思。第三句“持衡不可弃”,意思是说持正直之心不可放弃。第四句“甘心郊外行”中的“郊”是郊外,意指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地方。这里的“甘心郊外行”是说愿意舍弃世俗的繁华
松声响玉琴,清风洒葛巾。 忽惊天籁动,江月夜初心。 释义: 1. 松声响玉琴:形容松涛声如同玉琴般悦耳动听。 2. 清风洒葛巾:形容微风轻拂,如清风一般洒在葛布的衣巾上。 3. 忽惊天籁动:突然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仿佛是天上的音乐。 4. 江月夜初心:在江边的月光下,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松涛声如同玉琴般悦耳动听,清风轻拂着葛布的衣巾。 突然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仿佛是天上的音乐
注释: 失题,即题目为《失剑》。双剑黄金饰,曾经跟随我征战的宝剑。曾随我马征,曾经伴随我征战四方。匣中连夜吼,是宝剑在夜里发出的怒吼声。可是海波惊,是宝剑的怒吼声让海浪都感到震动而惊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宝剑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双剑黄金饰”,以“双剑”起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黄金饰”,则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珍贵与尊贵。这两句诗
【注释】领得:获得。加皮酒:一种用五倍子浸制的酒。九转丹:指仙丹。老态:衰老的神态。 译文:我获得了五倍子酒,胜过了仙丹。举杯刚入口中,衰老的神态就变成了童颜。 赏析:这是一首以饮酒为题材,通过饮酒后产生的效果来表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谢五加皮酒”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接下来的“全胜九转丹”一句,更是将饮酒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至
这首诗的格式是:诗句+译文+注释+赏析。 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游遍金山寺,都无一句诗。 译文:我走遍了金山寺,却没有找到一句能表达自己的诗句。 注释:金山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困惑和无奈。 只许此心知, 译文:我只允许自己的心知道,其他的都不允许。 注释:这里的“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