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
【注释】 过化传先哲:过去曾教化过的人,他们的遗训值得后人学习。 遗踪咎后思:他们留下的足迹让人产生疑问,让人思考他们的思想是否真的存在过。 一官监酒税:在一个小官任内负责监督酒类税收。 千古建香祠:在历史上建立了一座供人祭拜的香炉。 秋日高山丽:秋天的山景十分美丽。 春风满座熙:春风拂过,人们心情愉悦。 渺然经一拜:轻轻一拜以示敬意。 庭草绿差池:庭院里的草地绿了。 赏析:
至袁州界 远使百蛮国,轻轺十月天。 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 风土谙多历,官寮厌曲拳。 天涯涵帝泽,先向海南宣。 注释:在袁州界外长途跋涉(远使),抵达了边陲蛮荒之地。轻快的马车行驶于十月的晴朗天空之下。温暖的山野中留下了住宿之处,冬天寒冷时,溪流潺潺流淌着清凉的水声。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已经非常熟悉,官府的官员们也渐渐习惯了这里曲曲折折的生活。身处天涯海角,沐浴着帝王恩泽,我首先来到了海南。赏析
【注释】 宝积寺:寺院名。在江西庐山东林寺。 入寺转回廊:进入寺院后走回廊。 俄闻薝卜香:一会儿闻到檀木烧制的熏香味。 庭阶看白雪:庭院台阶上铺着白雪。 心地得清凉:心境变得清凉。 未论佛经语:还没有来得及谈论佛经的话。 且挥尘事忙:暂且放下世俗的纷扰,忙着别的事。 茶瓯人客往:喝茶的客人来来往往。 江水又斜阳:江水又照见了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览寺院的诗。诗人游山玩水,心情愉快
注释: 寄唐饬轩亲家:寄送给唐敕轩的亲家。敕轩,唐敕的儿子(即作者的堂兄),是作者的亲家。 不见逾三月,江城趣若何:已经有三个月没见到你了,你在江城的近况如何?逾,超过。 吴歌秧马歇,荆俗艾人多:在吴地听到歌声在田间休息,荆楚习俗中喜欢艾草的人很多。吴歌,指吴地的民歌。艾人,指喜欢艾草的人。 篱落依青涧,琴书对碧萝:用篱笆围绕的庭院背靠着青山涧,琴和书与碧绿的藤萝相对。篱落,指围成的院落。青涧
湘口驿再会华少参夜话棹弭湘江曲,杯传楚夜深。 激昂千古意,缱绻两乡心。 接坐波光逼,扬舲曙霭侵。 未须论别绪,还续短长吟。 注释: ①棹弭(mǐ):船桨划动,水波荡漾。弭,同“弭”,停止、止住。 ②楚夜深:指夜晚的湘江水声如楚地鼓乐之声。 ③接坐:靠近坐下。 ④扬舲:扬起船帆。 ⑤扬舲曙霭:黎明时分,雾气弥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湘口驿与友人华少参重逢并深夜畅谈的感怀之作。
【注释】 滩急:水浅。回流浅,水流平缓。 山高:指山峰高大,云雾缭绕。宿雾深,早晨的云雾笼罩山峰。 向晨端小坐:在早上开始时,我端坐在船上。 留景写芳心:把景色描绘下来,表达我的心意。 野色迎舟渡:船行至野外,迎面而来的是一片野色。 寒光隔幕侵:冷光穿透窗帘。 为君仍一酌:为你们继续干一杯。 一酌,一杯。 击节赏清吟:击节赞赏这首诗的清新美妙。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此诗写昌山渡的山水景色。前四句写昌山渡,后四句写周围风光,以写景为主。首联点出地点,“峡水”“深秋”交代时间、天气。“两崖森壁立,一涧闯盘陀”是写景物;颔联“团隐东西崦,田开上下坡”,写近景;颈联“土风多俭朴,司社竟如何”,写远景。 【答案】 过昌山渡 峡水昌山渡,深秋薄午过。 两崖森壁立,一涧闯盘陀。 团隐东西崦,田开上下坡。 土风多俭朴,司社竟如何。 译文:我来到昌山渡
晚渡新喻县石子冈 石子岗头路,累累石子坡。 百年吾一到,千古几人过。 返照凝丹壑,欹桥撼碧萝。 使船轻万里,一任晚云多。 译文: 傍晚时分渡过新喻县的石子冈, 石子岗头的小路弯弯曲曲,石头铺成的斜坡。 百年来我独一无二,千年来又有几位能过? 夕阳映照在丹崖山中,斜倚的桥梁仿佛要摇动碧绿的水草。 让船只轻轻漂浮在万里之外,任由晚云飘浮在天空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石子冈景色的诗
冬至日谒宣城书院 冬至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诗人来到了宣城书院,对这里的礼制和教化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了解。 至日 —— 冬至日 宣城院 —— 指宣城书院,位于宣城市 周观 —— 全面地观察、了解 礼化 —— 这里指书院中的各项礼制制度和教化活动 深 —— 深刻、深远 瓣香双庙貌 —— 在宣城书院中,供奉着两尊神像,分别代表着儒家的圣人孔子和道家的仙人老子
【解析】 “醴陵”是地名,位于湖南省。“闻陈文鸣提学至”是说听说陈文鸣提学来了。“待之不遇”指陈文鸣没有遇见他。“寄此”即写这首诗寄托思念之情。 “路涉湖南境”,意思是路过湖南。“人传宗主临”是说人们传说宗主降临了。“宗主”是指地方长官或首领。这句话的意思是路过湖南的时候,人们传说有宗主降临。 “江山空伴侣”意思是山河大地只能成为孤独的伴侣。“知心”指的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