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壮
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长沙归后两茫然,犹忆湖秋漠漠烟 - 诗句解释: 诗人在返回长沙之后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仍然记得去年秋天在湖边的景象。 - 关键词注释: "长沙"、"归后"、"茫然"、"湖秋"、"漠漠烟"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迷茫。 2. 官舍共吟曾几月
荔支 夕阳人在小桥行,两岸离离分外明。 挂绿太奇难入谱,春红争蚤必过城。 九还丹影烟犹抱,半落金丸雀不惊。 水国岂愁三伏暑,齿牙香漱雪肠清。 注释:荔支是一种水果,这里指的是荔枝。夕阳下,人在小桥上行走,两岸的景色显得格外明亮。荔枝的果实挂在绿叶之间,颜色鲜艳,但很难被谱曲。春天的红色荔枝与早熟的樱桃相争,都想通过城门进入市场。荔枝的影子像是烟雾一样缠绕在树上。金黄的荔枝如同金色的丸子掉落在地上
谢袁参军惠以管将军所馈北京王瓜 王瓜来自帝王都,滋味形容总觉殊。 铁券府中贻贵戚,参军衙里及吾儒。 香微透齿炎蒸尽,寒重归心郁结无。 多谢大夫相厚意,爱予疏懒不吹竽。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友人赠送的美食后所作。诗的首联“王瓜来自帝王都,滋味形容总觉殊。”交代了赠物的来源和特点。王瓜即南瓜,产于我国北方,因产地在北京而得名,又因其味甘而著称。第二联“铁券府中贻贵戚,参军衙里及吾儒
芭蕉 小雨昨夜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 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 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 多情垂落为书用,却待何人解赠诗。 注释: 1. 小雨昨夜听已歇,当檐清响又飔飔:昨晚的雨水已经停歇,屋檐下传来的淅沥声又随风轻扬。 2. 丹心在抱难舒展,碧袂临风易见知:内心像红心一样炽热,但难以展开;衣袖在微风中飘动,容易让人觉察。 3. 水气昼阴肥石藓,烟痕秋静逗花篱
这首诗是一首咏荷花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艳质泠泠异众芳,一涵冰镜照红妆。 - "艳质":形容荷花的美丽和鲜艳。 - "泠泠":形容声音清雅悦耳。 - "冰镜":比喻荷花的清澈透明。 - "照红妆":形容荷花在水中映出的美丽景象。 译文:美丽的荷花色彩鲜艳,像冰一样清澈透明,在水面上反射出红色的影子。 2.
这首诗是作者为庆祝自己的生日而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到“故旧凋零过大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叹。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会因为年华老去、地位下降等原因而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寻找新的希望和出路。 “儿曹婚娶正艰难”这句话则是在描绘他身边年轻人的生活困境。在古代中国,婚姻往往受到家族
荔支 海角南风五月微,荔枝沿岸夹村扉。 清含碧玉圆珠体,内著红绡外赤衣。 味似蜜深招鸟啄,气兼兰静逐蝉飞。 从来百果皆臣妾,龙眼为奴信不非。 注释: 1. 海角南风五月微:指在五月的海角南边吹来的微风。 2. 荔枝沿岸夹村扉:形容荔枝生长在岸边,村庄的门口。 3. 清含碧玉圆珠体:形容荔枝的清甜如同碧玉般晶莹剔透。 4. 内著红绡外赤衣:形容荔枝外表包裹着红色的外衣。 5. 味似蜜深招鸟啄
注释: 平洲莫即秋索字馈兰为谢因赋答:在平洲不要秋天就索取兰花来馈赠我(以表感激),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临池偶为忆兰亭,君乃移兰到野扃:我在池边偶然想到过去在兰亭吟诗的情景,你却把花移到野外的篱笆上。 花欲胜鹅开更白,地因留橘荫常青:我想让花开得比鹅还要洁白,大地因留有橘子的树荫而永远保持青翠。 五湖浪迹还家老,一径撩烟养性灵:我在五湖漂泊多年,已经变得像老年人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 “万壑千峰到海边”意思是:无数深谷和山峰都到了海边。这一句写诗人站在海边遥望远处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敕书楼外有青莲”意思是:敕书楼外有盛开的莲花。这句是说诗人看到敕书楼上开满了莲花,便想起了自己与陈亦彭的友情,也暗含着诗人对于陈亦彭的思念。
荔支 每年到了端午节,我渡过鹅塘河。黑叶荔枝让人迷醉,让我难以自持,心猿意马。 满海云霞朝散后,一天星宿昼归南。高耸的楼阁在梦中低垂,我坐在下面休息,可以窥探天边的星星。 寄语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不要将荔枝剩下的半颗留给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