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激
【注释】 风流子:词牌名。 书剑忆游梁:《晋书·殷仲堪传》载,殷仲堪年少时曾游于吴地,“见者无不叹息”。后因称游人或文人为“书剑”,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底事不堪伤:《世说新语》载,王敦在武昌时,有人劝他不要轻启北门,以免引起祸端。王敦回答说:“正想看看自己的脚跟在哪里。”这里以王敦自比,表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 兰楫嫩漪:兰楫,指船桨;嫩漪,指船行水面激起的水波。 吴南浦:吴县的南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比如赵殿成选注的《芦川词话·卷一》:此词起三句写伤春情事,言江南三月,千里之隔,思归不得,故人何在也?“汀州”,地名,今福建长汀县,唐宋以来为汀州路治所。“华发”二句承上“千里伤春”意脉。花鸟莫深愁,言春色虽好而人事难料也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同是天涯。 注释: - 南朝(指南陈):指南北朝时期的南陈朝。 - 后庭花:原指陈后主所作之《玉树后庭花》,后泛指亡国之音。 - 王谢:东晋时期著名的士族王导、谢安的并称。 - 江州司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官职,因曾谪居浔阳江边,故自称江州司马。 - 仙肌、宫髻、青衫
【注释】 开甫:即王开府,唐末名将。中山兄:指作者之兄。商秋:农历八月。松楸:指墓地。 【译文】 蟋蟀在暗中吟鸣,发出凄切的叫声,月色穿过窗缝洒下微弱的光芒。 溪边风雨过后,有凉爽的气息拂面而入,鹤骨般的瘦削身影独立着,却低垂着头不能飞翔,怀念我的哥哥,他正在诵读经书,焚香祈祷。 夜深猿啸,钟楼传来悠扬的钟声,商秋(农历九月)的时节,早晚都到了,梦寐之中我都在思念故乡,想到那片松柏成荫的地方。
注释: 1. 敞千门万户,瞰沧海、烂银盘。对沆瀣楼高,储胥雁过,坠露生寒。阑干。眺河汉外,送浮云、尽出众星乾。丹桂霓裳缥缈,似闻杂佩珊珊。 注释:敞开了千家万户,俯瞰着辽阔的沧海。面对浩瀚的星空,想象中的月亮像银盘子一样。眺望银河,送走浮云,看到众星升起。丹桂霓裳缥缈地浮动,似乎听到了佩玉的叮当声。 2. 长安底处高城,人不见,路漫漫。叹旧日心情,如今容鬓,瘦沈愁潘。幽欢。纵容易得,数佳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解析 - 注释: -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 淡淡着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 译文: - 早春时节,南面朝阳的梅枝上,只有两三朵花盛开,正值又下了一场雪。我在月下雪地里体味梅花散发的清香味,赏玩梅花洁白的颜色。那初开的白梅花,浓淡深浅有别,夜雾和月色附着在那色浓的花朵上,犹如笼罩着寒冷的水一般,附着在色淡的花朵上,就像笼罩着明净的沙子一般。 -
【注释】张生:即张籍。幽都,洛阳别称,唐时为东都,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白首”句:指诗人晚年流落南方后,曾怀念起昔日在北方的所见所闻。江南: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见画图:意谓看到画上的江南风景。 【赏析】此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南方后所作,追忆早年在幽都洛阳的生活和对故乡的眷恋。 “张生鞍马客幽都,却笑灵光笔法粗。”开篇两句就写洛阳人,点明地点、时间。张籍,字文昌,洛阳人(一作河内人),唐代著名诗人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江南春水碧于酒: 这句诗描述的是江南春天时水的颜色,它比酒还要清澈,给人以深深的视觉享受。"碧"在这里用来形容水的清澈,"于酒"则是指这种颜色让人联想到美酒,增加了一种诗意和美感。 2. 客子往来船是家: 这里的“客子”是指旅居他乡的人,他们如同乘坐在船上一样,四处漂泊
夜泛涡河龙潭 轻舟弄素月,静夜横清涡。 天风毛发乱,疏星灿明河。 图经记父老,冥寞年岁多。 渊沈三千丈,湛碧寒无波。 微流带文藻,绝岸无柔莎。 炯如帝鸿镜,可鉴不可磨。 中蟠至神物,役使群蛟鼍。 蜿蜿头角古,劲鬣谁敢劘。 深宫照珠贝,颇费蚌与螺。 何时葛陂竹,化作陶公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着小舟在涡河上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月光下的小舟、静夜中的清涡、天风吹动的头发和明亮的星星
秋兴 后园杂树入云高,万里长风夜怒号。 忆向钱塘江上寺,松窗竹阁瞰秋涛。 注释与赏析: - 后园杂树入云高:描述了后园中参天大树的高大挺拔,仿佛要冲破云霄。"入云"一词形容树木非常高大,直插云霄,增添了诗句的壮观感。 - 万里长风夜怒号:描写了夜晚狂风的猛烈,"万里"表示范围广泛,"长风"指大风,"夜怒号"则表达了大风在夜晚的咆哮声,形象地传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 - 忆向钱塘江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