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汾
稷山南庄吟六首 泉水潺潺洗俗尘,田园静好似仙乡 注释:稷山,即稷山,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南庄,指作者居住之地。吟,指创作诗歌。 译文:泉水在山谷中潺潺流淌,洗涤着世间的污垢与尘埃,使人心旷神怡。田园中的景色宁静美好,仿佛是人间仙境一般。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稷山南庄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诗人用“泉水潺潺洗俗尘”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
这首诗是教师节庆祝活动上,学生们表演的京剧《苏三起解》剧的歌词。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教师节,本校开五周纪念会有京剧六出各成一绝乌盆计: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是教师节,我们学校举行了为期五周的纪念活动,包括京剧表演。 2. 苏三起解剧堪怜,海底沈冤冤莫宣:这句话的意思是,苏三被冤枉的故事令人同情,她被困在海底,冤屈无法申诉。 3. 幸遇恩公王抚使,拨开云雾见青天:这句话的意思是
教师节,本校开五周纪念会有京剧六出各成一绝乌盆计 武侯韬略夙驰名,拥彗弹琴却敌兵。 门户洞开无一卒,反教强寇胆心惊。 注释:这是对杜甫《蜀相》的改编,以京剧形式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魅力。武侯韬略夙驰名,指的是诸葛亮(武侯)的智谋和谋略在历史上早就名声远扬。拥彗弹琴却敌兵,形容诸葛亮用智慧和才能来抵御敌人的进攻。门户洞开无一卒,描绘了诸葛亮布置的陷阱,使得敌人无法攻破。反教强寇胆心惊
稷山南庄吟六首 环村住户百馀家,纯朴成风力戒奢。 耕读常留先世泽,闲来聚处话桑麻。 注释: 1. 稷山南庄村:位于山东省潍坊诸城市,因稷山而得名。 2. 纯朴成风:这里的“纯朴”指的是村民朴实无华、勤劳朴实的民风。 3. 力戒奢:这里的“力戒奢”指的是村民努力抵制奢侈浪费的行为。 4. 耕读:这里的“耕读”指的是农民在耕种的同时学习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5. 先世泽
【注释】 吴:即吴氏家族。 蒋黄: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两人都姓蒋,故称。“德不孤”出自《论语•里仁》。 芥蒂:喻嫌隙。比喻彼此之间有隔阂。 赖相扶:指互相支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稷山南庄吟咏村中望族时所作。诗中赞美了村中的望族世家,称赞他们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德。首句点出望族姓氏,次句赞颂望族的盛名,三句表明望族内部的和谐关系,最后以结语总结全文,强调了望族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
稷山南庄吟六首 经商逐利总赢馀,贩了耕牛又贩猪。 南北东西常跋涉,敢因劳瘁滞家居。 注释:经商追求利益总会有所盈余,卖掉耕牛又卖猪。 无论南方北方还是东边西边,总是奔波劳碌。 因为劳累疲倦所以呆在家里。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商人生活的古诗,表达了商人为了追求利益而奔波劳碌的辛苦。诗中通过对比耕牛和猪的交易,突出了商人逐利的本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商人辛劳生活的理解与同情。全诗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解析: 1. 诗句与译文: - 夕阳虽好不多红,绮思豪情付一空。 - 注释:“尽管夕阳美好,但它的美丽并不持久,我所有的豪情壮志也随之化为虚无。” - 闲以吟哦消岁月,绝无着述绍箕弓。 - 注释:“闲暇之时,我便吟诗作赋来消磨时光,但从未留下任何作品,也未曾效仿箕子(箕裘)的贤良行为。” - 名心久掷云霄外,壮志潜磨策简中。 - 注释:“长久以来,我的雄心壮志一直被抛在云端之外
首先提供诗句: 1 大陆龙蛇夏变夷,出门一步路岖崎。 2. 关津严诘浑如盗,貔虎横行是可儿。 3. 谄笑胁肩时务识,危言强项众人嗤。 4. 苟全性命于馀劫,敢浼亲朋进玉卮。 接下来是对应的译文: 1. 大陆上的龙蛇在夏天变成野兽,出门的路程崎岖不平。 2. 关卡和渡口对过往的人进行严格的盘查,就像盗贼一样。 3. 凶猛如同貔貅的老虎横行霸道,这是可敬的人。 4. 谄媚的笑容使人感到压力
老友漱斋归自蜀川,以六十述怀二律见示,步韵答之,即希指政二首 当年总角各成童,臭味相投水乳融。 愧我疏狂遭白眼,羡君腾达走青骢。 儒无腐气形殊俗,学到养时句自工。 失喜今朝归梓里,衔杯欢笑话离衷。 注释: 当年:过去的日子; 总角:童年; 成童:长大成人; 臭味相投:意喻志趣相同; 水乳融:比喻非常融洽; 疏狂:放纵不羁; 遭白眼:受到他人的冷眼; 羡慕:仰慕; 腾达:仕途得意升迁; 青骢:马名
【注释】 1. 天宝乱离中:唐玄宗天宝末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唐军节节败退,天下大乱。2. 残生一藐躬:我只剩下一个弱小的身躯。3. 甘守清贫珍晚节:我愿意保持清廉节俭的生活,珍惜晚年的品德。4. 颓俗损高风: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高尚品格。5. 疏慵免受亲朋顾:我疏远懒散,不善于应酬,因此没有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照顾。6. 摆脱不羁尔我同:挣脱束缚,与世俗格格不入。7. 甲子重新初度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