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映榴
叶映榴是清朝的诗人,字炳霞,号苍岩。 叶映榴于1642年出生于清江南上海人,他不仅以其文学成就著称,还在其官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社会责任感。在担任湖广粮储道等职务期间,他积极推行各种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恢复和保护民生,并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清代叶映榴《榆次道中》释义
榆次道中 路出榆关西复西,荒原白草怪禽啼。 经行百里无人迹,惟有秋风送马蹄。 【注释】 榆次:指榆次县,在今山西省太谷市东北。 出:经过。 路出榆关西复西:意思是说,从榆次出发后,又向西走。 荒原:指荒凉的原野。 白草:长满白色草的荒原。 怪禽啼:指奇异鸟叫声。 经行:行走。 百里:百步。 人迹:人走过的足迹。 惟:只有。 秋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凄凉。 送:送来。 马蹄:马足,指马的蹄声。 赏析
清代叶映榴《庚申夏至日起武威至张掖》释义
【译文】 夏至那天起程,从武威到张掖。武帝功成,官吏守卫边关,令人伤心的是居延。人家板屋,风声中传来思妇的寒衣,泪眼中流露出丈夫的思念。目送燕支山,愁见明月;槎木漂流银河,渡过了漫长的年华。惭愧我没有成为征西将军,只有书囊里的药草,书信一鞭。 【注释】 (1)庚申夏至日:即夏至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黄经90°,交立夏后第五天,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2)武威:郡名。治所在凉州
庚申夏至日起武威至张掖
武帝功成吏守边,伤心天末是居延。 人家板屋风声里,思妇寒衣泪眼前。 目断燕支愁见月,槎浮银汉渡经年。 惭余不作征西将,药里书囊信一鞭
炳霞,原名叶映榴,清代诗人
叶映榴是清朝的诗人,字炳霞,号苍岩。 叶映榴于1642年出生于清江南上海人,他不仅以其文学成就著称,还在其官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社会责任感。在担任湖广粮储道等职务期间,他积极推行各种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恢复和保护民生,并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叶映榴
叶映榴是清朝的诗人,字炳霞,号苍岩。 叶映榴于1642年出生于清江南上海人,他不仅以其文学成就著称,还在其官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社会责任感。在担任湖广粮储道等职务期间,他积极推行各种政策以减轻人民的负担,恢复和保护民生,并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