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功成吏守边,伤心天末是居延。
人家板屋风声里,思妇寒衣泪眼前。
目断燕支愁见月,槎浮银汉渡经年。
惭余不作征西将,药里书囊信一鞭。

【译文】

夏至那天起程,从武威到张掖。武帝功成,官吏守卫边关,令人伤心的是居延。人家板屋,风声中传来思妇的寒衣,泪眼中流露出丈夫的思念。目送燕支山,愁见明月;槎木漂流银河,渡过了漫长的年华。惭愧我没有成为征西将军,只有书囊里的药草,书信一鞭。

【注释】
(1)庚申夏至日:即夏至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黄经90°,交立夏后第五天,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2)武威:郡名。治所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县。
(3)张掖:郡名,治所设在张掖城。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县。
(4)武帝:指汉武帝。汉武帝派卫、霍两将军出击匈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5)吏守边:指驻守边境的官员。
(6)居延:地名。西汉置居延县,属武威郡,治所在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一带)。因地处居延海之南而得名,为河西走廊北段的交通枢纽。
(7)板屋:用木板搭盖的房屋。
(8)思妇:想念丈夫的妻子,此处泛指思妇。
(9)寒衣:指寒冷天气穿的衣裳。
(10)目断:目光追随,形容思念之情不断。
(11)燕支: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曲县西北。传说汉时汉武帝曾登此山,并刻石铭文:“汉武皇帝生而神灵,令匈奴中行。”后遂以“燕支”为山的别称。
(12)槎(chá):船桨。槎,木排、小船。
(13)银汉:银河。
(14)征西将:指征伐西戎的大将军。征西,指对西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征战。
(15)信:音xìn,信物。此处借指书信。
赏析:
《秋望》是一首七绝诗,作于诗人被排挤出朝之后。诗中描绘了一幅塞外景色图。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