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解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山居时所作。首联“人爵何须恋,翛然郭外居”意思是:身无官职又何必留恋,我独自居住在城郊的茅舍中。“人爵”是古官名,汉时郡太守、都尉等皆称“人爵”。这里借指高官厚禄。“翛然”即超然,洒脱的样子。“郭外”是城郊之地,此处借喻隐者所居的山野。“恋”,留恋;“郭外”,城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名利的不屑一顾。颔联“随缘常二满,散帙富三馀”,意谓:随遇而安总是满足的
注释:秋雨连续下了好几天,耳边却没有听到下雨的声音。听说农民们因为天气太闷热而睡不着觉,希望乌云能下山散去。 赏析:此诗以农子的口吻表达了对连绵秋雨的抱怨和无奈。首句“秋雨霖淫数日间”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的景象,第二句“耳畔未闻雨声闲”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秋雨绵绵的厌烦之情。接下来,“传闻农子愁无寐,心愿乌云且入山”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担心雨水过多会影响收成,因此希望能有乌云下山散去
【注释】 庚申岁:即庚辰年,指宋孝宗淳熙八年(1187)。甬东:今浙江宁波。甲申岁:即甲午年,指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与好友成之的分别和今日的重逢,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忆与成之别”,直接点出诗人因想念而引起的感慨。“相别”是诗人与成之的最后一次见面。此后,两人天各一方,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
注释: - 雨中:诗题。 - 风清园蝶粉犹轻:风清,微风轻轻吹拂。园蝶,花园里的蝴蝶。粉犹轻,翅膀上的花粉依然轻盈如初。 - 雨冷吴蚕茧未成:雨冷,雨水寒冷,不利于养蚕。吴蚕,指产自吴地的蚕。茧未成,指还未形成蚕茧,即还没有结茧。 - 尽说溪村年事好:尽说,都说。溪村,小河旁边的村庄。年事好,一年的农活已经顺利完成。 - 又添渔子笑浮生:又,再次。添,增加。渔子,捕鱼的人。浮生,浮华的人生
【注释】 桃花菊:即“桃花”和“菊花”。 谁将秋菊蕊,故作小桃红。——谁要故意把秋天的花蕊(即花的雌蕊)染成娇嫩可爱的红色,使它们像春天的桃花一样娇艳动人呢? 轻薄随时好,飘零风雨中。——随风轻舞、轻盈飘逸的花,在风雨飘摇中凋零。 【赏析】 这首《桃花菊》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人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理解。 首句“谁将秋菊蕊,故作小桃红”
注释: 庚申岁:庚申年,即宋孝宗淳熙八年。 甲申岁:甲申年,即宋光宗绍熙三年。 别:告别 会:相聚 甬东:指宁波东钱湖。 少时事:年少时的往事 赏析: 《苏成之 庚申岁相别甲申岁方会甬东其二》是南宋诗人苏成之的一首诗作。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分别后又重逢的喜悦之情。首二句写别,“频”字暗示了时间之长,岁月之久。“炯炯”二字,表现了作者的坚毅不屈、锐气难当的精神风貌。第三句点出相逢在甬东,地点明确
春去 横雨颠风势转加,红情绿意不容夸。 明朝春去忙如箭,满市人携谢豹虾。 注释: 春去:指春天即将过去。 横雨颠风:形容天气恶劣。 红情绿意:形容春天景色艳丽。 谢豹虾:比喻春天的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即将过去,人们忙碌准备迎接春天到来的诗。诗人通过对天气、景色和人们的活动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注释: 1. 微雪寒侵暖,新晴风扫氛。 - "微雪"指的是轻微的雪花,"寒侵暖"形容雪花虽然轻,却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 2. 天公念穑事,秋稼定如云。 - "天公"在这里指的是天空之神或是自然的神灵。"念穑事"表示天空之神关注农事。 3.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农事的场景。微雪带来了寒冷的气息,但新的晴天让空气清新起来。天空之神似乎在关心农民的劳作,秋收的庄稼一定像云一样多。整体上
诗句:芦叶满沙洲,凫翁取次游。生绡才半尺,占得江南秋。 译文: 在宽阔的沙洲上,芦苇的叶子覆盖了一切,一只名叫“凫翁”的老翁在这里随意地游玩。他的衣衫如同轻盈的丝绸般薄透,只占了秋天的一半,却足以捕捉到江南特有的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首句“芦叶满沙洲”,开篇就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被秋色染红的沙洲之中。接着,诗人通过对凫翁的描述
《救婆庙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张侃的作品,以下为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曲径接山阿:一条弯曲的小径延伸至山的角落。 - 行人说救婆:过路的人在谈论救婆。 - 须知闺室女:这些是闺房中的女子。 - 识见已争多:她们的见识已经非常丰富了。 结合注释,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救婆庙附近的小径、行人和闺房里的女子,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智慧的生活场景。诗中的“曲径”象征着生活中的曲折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