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霜色白皑皑,与雪竟无间。 不独齐国人,凌晨歌瓮饭。 古瓦灿奇葩,纤微分六瓣。 云寒晓不开,雍雍有孤雁。 犹记前十年,蹑舄青螺绾。 舒徐酌细泉,委折登危栈。 独恨来仓卒,野服未易办。 去年买小舟,敛板作微宦。 荒凉屋数椽,门外多车輚。 旋呼市居人,觕葺如缝绽。 寂坐冬夜深,霜风吹两骭。 旧书不敢废,官事不敢慢。 达哉漆园翁,出处任鹏鴳。 注释: 1. 霜色白皑皑,与雪竟无间。 - 注释
【注释】 ①秀野:山名,在今浙江萧山。对岸:指对岸的江上。②分(fèn)占:占据。清溪:即浙江会稽县东南会稽江上的一条小溪。③椽(chuán):房梁。④花竹:此处指荷花。⑤黄菊:菊花的一种。⑥植时:栽种的时候。⑦“转一语”:转述了前人的一句诗。⑧秋光:秋色。⑨畦(qí)丁:种植蔬菜的人。⑩蝶婢:蝴蝶的婢女。这里指蜜蜂。⑪因报畦丁:因此去告知那些种菜的人。⑫轻削根:轻轻修剪根部。⑬长蒙天地恩
注释: 1. 野航池边古梅二首:这是诗人在池边种下两株古梅,并写了两首诗。 2. 几时:多久。 3. 枝柯:树枝和枝条。 4. 守分:守着本份,指安于现状。 5. 开时却有天然姿:梅花开放的时候,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美丽姿态。 6. 因看:于是观赏。 7. 冬夜:冬天的夜晚。 8. 景象森然:景色非常壮观。 9. 写影已清奇:描绘影子已经显得非常清晰奇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池边种下两株古梅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如本题要求赏析“形模虽不同,小大亦相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形状不同,但大小相似。这是全诗的关键句。然后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谁知贤者乐,竟坐旁人谯”是说谁知道贤人的快乐呢?竟然因为旁观别人争斗而受到责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谁能知道贤人快乐在哪里?竟然因为旁观别人争斗受到责备。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
食圆用建昌使君韵 荆楚遗风在,琐碎陈佳筵。 犹忆总丱时,兀坐空自怜。 老妻剂秫粉,夜永灯花偏。 潋碗蔗浆秾,晴云绕目前。 翻匙玉比洁,胶齿珠相骈。 我发日种种,流光自年年。 门无送酒人,谁能中圣贤。 因试囊中术,妙处有机权。 由来寓于手,不在刀削圆。 泛观天地间,几者物之先。 大阮精诗学,咏物巧回旋。 虚名付傥来,默守终日乾。 吴生泥于方,所见何拘挛。 三复叔兮什,华池水润咽。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其内容如下: 1. 墙边紫燕留,柳外红日晚。 注释: 紫燕指的是燕子,常在墙上筑巢。红日则是指夕阳。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在墙边有几只燕子停留,而远处的柳树之外,夕阳染红了天际。这样的景色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 2. 川明山影动,风缓波声远。 注释: 川明指河流明亮清晰,可以看见河底。风缓则指风力不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内容、思想情感等。 “冬雪已飞舞,冬月愈明皎。”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冬日的夜晚看到的景象。“飞舞”是动词,意思是在空中飘动;“明皎”是形容词,意思是明亮的样子。“冬月”即冬月,指冬季的月亮。所以这两句的意思是:冬天的雪花飞舞着,冬天的明月更加明亮。 “午夜静人籁,一目天未了
池荷 水浅荷亭亭,风过半攲侧。 入水元不濡,须臾见本色。 偶然成珠玑,至妙人孰测。 乍散起微波,再圆聊作剧。 波澜未舒晴,浮云时拥墨。 小池弥旧痕,一旦寓新饰。 荷平绿水深,翠满真堪惜。 切勿溅成珠,漾去静如拭。 译文: 池中的荷花在水面上亭亭玉立,微风吹过后,它们一半倾斜着,一半挺直着。 荷花进入水中后,原本的花瓣不会沾湿,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荷花偶尔会变成珍珠和玑石
【注释】: 1. 岁(sui)时书事:每年书写的事情。 2. 群花极妖丽,不似梅花清:百花艳丽,但不如梅花清新。 3. 孤标年年在,吟意年年生。孤傲的品格每年都在,吟咏的情志年年都有。 4. 香清到诗骨,可玩不可名:梅花的清香传到诗中,可玩味欣赏而不可用言语形容。 5. 安得李杜辈,美酒为之倾:如何得到李白和杜甫这样的大才,美酒为之倾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全诗四句诗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明确答题步骤:①写出诗中的关键意象;②指出关键意象所蕴含的情感(关键词意)。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在夜深的时候感叹时光之长,无人能为劳顿的人辞别。颔联写诗人立志清白,不愿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