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注释】 书目:读书目录 五首:指《五游赋》 恰:恰好,正好 四围:四面环绕 潮低不成山:潮水低时不能形成山峰。“成”是形成的意思。 岂是:哪裹是 阨于风:被风阻住 舟行:船行驶 山渐远:山渐渐变得遥远 同:相同、相等 瓴建:高高的城墙 抑之可使高:压抑它(潮),可以使它升高 又作:又变成 望崖反:向悬崖峭壁倒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潮的诗。《五游赋》为曹操所作的《观沧海》的姊妹篇
浅滩潮未到,小舟不得动。 译文:浅滩上的潮水还未涨起来,小船不能行动。 注释:1.书目所见者五首:指作者在《书目》上看到的五篇作品或诗作。2.浅滩:低洼的河床。3.潮未到:潮水还没涨起来。4.得:能够、可以。5.动:移动。 赏析:此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浅滩处等待潮水上涨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当时一羽轻,今成千钧重。 译文:当时的羽毛很轻,现在却成了千斤重的负担。 注释:1
【注释】 鸂(shè)鶒:一种水鸟。鸂,音shuān,鶒,音chī。天机高:指画工的手艺高超。腕:指笔。万钧力:形容力量极大。解:懂得。生:通“声”,声音。地深烟自引:指山势深远,云雾缭绕。地深:指山高。烟自引:指云雾自生。云敛:指天空云彩聚拢。望不极:指看不到底。只尺间:指咫尺之间。卷藏栖座侧:指鸟儿栖息在近旁的树枝上。桃枝糁浅红:桃树上的嫩叶被染成浅红色。羞带:指娇羞带笑。燕支色
【注释】 归来五首:即《归去来兮辞》。 苕(sháo)水:指汉水。汉水在今湖北武汉市附近。 建巳月:指农历四月,古人将四月称为“建巳月”。这里指隐居后的第三个春天。 书绅:古代读书人把所学知识写在衣带的布带上,以便随时复习。此处指书写于衣带之上。 高谭(zhān):高谈阔论。 杖(chong):拐杖,拄仗。 柴扉:柴门。 避请谒:避免官府的访问和征召。 赏析:
【解析】 此题是考查诗歌的内容、手法,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读懂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诗中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问题筛选相关信息作答。 本题要求对五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译文”,故要翻译诗句,然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家屏围图”一句的意思是:我家的屏风上画着一幅画,是江天雪景。“画作江天雪”一句的意思是:这幅画描绘的正是江天飞雪的情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蔷薇在其西,老桂在其东。” - 解释: 这句描述了两种植物——蔷薇和老桂分别生长在诗的西边和东方。 - 赏析: 通过地理位置的安排,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东西方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东西方文化或思想的差异与交融。 第二句:“先后不同时,生毓归元功。” - 解释: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差异导致不同生命形态的诞生与成长,强调了万物皆有其时序。 - 赏析:
诗句解释: - 归来五首:这是一组五首诗,每首诗都描绘了作者的归乡之情。 - 酴醾数尺长:酴醾是一种花,这里指的是几株酴醾花生长得很高大。 - 伐木成小架:伐木是为了搭建一个架子,以便更好地欣赏这些花。 - 玉色映晚春:玉色指的是酴醾的颜色,它映照在晚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 浓阴接初夏:浓阴指的是树荫,它把初夏的阳光也遮挡了起来,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浊醪任浅深:浊醪是浊酒的意思
新河 清晨从金台出发,中午停泊在新河。 风平雨后天色晴朗,一片青天如碧罗。 远山烟雾缭绕,新景如画,宿鹭行细沙。 临流洗去尘心烦,此地今已几经过? 官事记蒲鞭,少驻听渔歌。 大哉浚汲功,万古保不磨。 注释: 新河:指新黄河。 侵晨发金台:凌晨离开金台(即长安)。 停午:午后。 新霁:雨后初晴。 一段平青罗:一片青天如碧罗。 远烟搴新景:远山烟雾缭绕,新景如画。 宿鹭行细莎:宿鹭在细沙上行走。
杜门 初官金台边,日长颇闲暇。 细赓饮酒诗,喜无俗子驾。 云轻月缓梳,竹少花相亚。 官塘颇尘嚣,数间名传舍。 吾身聊自适,阅世如啖蔗。 春初泛舟回,晴溪山影射。 苍苔护鱼池,粉墙旁花架。 东风知人情,游丝从空下。 历览佳有馀,顷刻在所化。 杜门观我心,陶冶有鲍谢。 【注释】 1. 金台:指代朝廷或官府。 2. 细赓:细致地吟唱。 3. 无俗子驾:没有庸俗的世俗之人。 4. 云轻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春日归家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 1. 西关景色妍,归来春未尽:这句诗描绘了西关的美景,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散去,诗人就回来了。这里的“妍”指的是美好、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 2. 岸浅柳生阴,风缓花成阵:这句诗描述了岸边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花瓣随风飘散形成了美丽的花阵。这里的“生阴”指的是生长在阴凉之处,形容柳树在春风吹拂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