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皮骨三年走道涂,移文良负北山居。 甘贫我固轻诸阮,勇退吾犹耻二疏。 好著短衣看射虎,休弹长剑为无鱼。 人生识字多忧患,饱睡从今莫读书。 注释: 1. 皮骨:形容身体瘦弱,像皮革一样。 2. 三年:指度过的艰难岁月。 3. 移文:指书信。 4. 北山居:指隐居在北方的山中。 5. 诸阮:即“阮咸”,晋代著名琴师和文学家,此处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6. 勇退:有勇气地辞去官职。 7. 二疏
诗句释义 1 秋带凉风叶互鸣:秋风带来了凉爽的气息,使树叶相互摩擦发出声音。 2. 风随潮汐候时生:风随着潮汐的变化而产生。 3. 导源甚远纹微起:水源非常深远,水流的纹理逐渐显现出来。 4. 乘势初来花转轻:利用水流的力量,花朵开始变得轻盈起来。 5. 白鹭几枝闲可画:一些白色的鹭鸶在树枝上悠闲地栖息,可以作为画作的主题。 6. 晴山数点晓犹明:晴朗的山峰在清晨时分依然清晰可见。 7.
寄曾兄 富贵功名莫问渠,闲中气味复何如。 年来格外添新句,夜静灯前理旧书。 注释1:富贵功名:指名利地位、权势地位等。渠:它 注释2:闲中气味:指在闲暇时所表现出的志趣和修养。 注释3:年:岁数;外:另外;添:增加;新句:新诗。 注释4:夜静:夜晚寂静;灯前:点着灯的前面;理旧书:整理旧书。 赏析:这首诗写于作者与曾君交往甚笃,相互唱和之际。首联说,富贵功名不要追求,闲散中有真性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披披云阵从东去”,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向东而去。这里的“披披”形容云彩的轻盈飘逸,如同被风吹拂过的丝绸一般。接着,“薄薄晨光向北开”,描写的是清晨的光线透过云层,照向北方。这里的“薄薄”形容晨光微薄而明亮,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第二句“花态最娇依宿霭,柳枝无力辊香埃”
诗句释义 1 正月尾雪:描述时间在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出现雪景。 2. 今岁春来晚,晴寒比旧添:指出春天来得较晚,天气比往年更加寒冷。 3. 云深天欲雪,风定瓦堆盐:形容天空中云雾缭绕,仿佛要下雪,但风停之后,屋檐上的雪堆积如盐。 4. 幽艳迷琼屑,前山隐翠尖:用“琼屑”和“翠尖”比喻雪花的美丽,以及山的秀丽景色被雪覆盖后的朦胧之美。 5. 诗人疑是瑞,就唤野人占:诗人怀疑这是否是吉祥的征兆
注释: 1. 今年梅雨已淋漓:今年的梅雨季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2. 梅尽多时雨意痴:梅树的枝干上积满了雨水,显得有些痴傻。 3. 漫说池荷能润色:虽然池塘里的荷叶可以美化环境,但这并不能改变天气的阴沉。 4. 岂知岸柳亦颦眉:难道不知道岸边的柳树也因为天气阴暗而皱起眉头吗? 5. 一天黯黮云阴殢:天空中一片昏暗,乌云密布。 6. 六月清凉客子宜:在炎热的夏天,这样的天气对于游子来说是适宜的。
诗句解析: 1. 春尽:春天结束,意味着一年即将过去。 2. 韶光馀十日:美好的时光还剩下十来天,暗示时间过得很快。 3. 明岁又重来:明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希望和期待。 4. 柳外黄鹂怨:黄鹂在柳树之外发出哀怨的声音,可能预示着春天的结束。 5. 山中杜宇催:杜鹃在山中不停地叫着,催促着人们迎接新的一年。 6. 一番风送雨:一阵风吹来,带来了雨,暗示天气的变化。 7. 几处锦成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用了怎样的手法等等,然后再分析、判断作答。 “感昔”是题目,点明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先君”指诗人的祖父(即诗人的曾祖父);“年壮日”指年少时;“邂逅”意为不期而遇;“郑当时”指汉宣帝时的著名将领郑当时;“今月”指现在
观芗林堂帖 译文: 功名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时机,艰难险阻才能奠定汉朝的基础。老子放弃官职从早岁开始,许多公卿歌颂功德尽善尽美。既然知道中夏驰清誉,就该去芗林赋好诗。事到百年才决定,晴窗细与拂乌丝。 注释: 功名落落俟天时:意指功名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时机。 险阻艰难定汉基:艰难险阻才能奠定汉朝的基础。 老子挂冠从早岁:老子放弃官职从早岁开始。 诸公颂德尽良规:许多公卿歌颂功德尽善尽美
【注释】 芍药: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又名“花相”、“草芍药”。芍药在百花中以色艳、香浓著称。 垂垂:逐渐。 名花续续开:名贵的芍药接连不断地开放。 谁知:哪知。 倾国色:形容容貌非常美丽。 元:同“原”,本来。 著:沾污。 曾向芜城见:曾到过荒城的芍药花丛中赏花。芜城,指东晋时建康(今南京)的别称。 惊茗水来:茶水溅到身上。这里指被花丛中的香气熏得茶水变味了。 贪看:因爱好而看得入迷。 诗律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