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即可。 (1)“天衣无缝”指衣服上没有缝线的痕迹。比喻说话或做事毫无缺点错误。这里指伦禅师的言行无懈可击,使人无可挑剔。“暖如春”指伦禅师话语中充满了温情。 (2)“纸帐”是纸糊的帐篷,古代僧人居处多以纸为材料。这里借指山僧的住所简陋。山蔬是山野菜,这里用来形容山僧的生活简朴。“家风”即家中的风气
【注释】 南山拾得:指在南山拾得的铃铛。劫初:佛教语,指劫运开始。深禅师:即赵州深师,唐人,俗姓范,临济宗曹洞系开山祖师。 拨转海门关棙子:意思是将海门关上,把云楼月殿都拨转过来,使之一时形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岳大藏寺为深禅师所住的云楼阁题写的赞语。 “南山拾得劫初铃”,意谓南山中拾得了一尊佛前的铃铛,这铃铛正是佛法开始时的法器,因此深禅师便将它赠予了赵州和尚(即赵州深师)
【注释】 偈三首 其一: 1. 忆昔去年春,正当此时节:回忆去年春天,正当这个时候。 2. 双拳打破太虚空,无限家风浑漏泄:用双拳打破太虚空,无限的家风都泄露了。 3. 人中狮子丧全成,月里麒麟斗角折:人的中气像狮子一样强大,月中的麒麟争斗时角折断了。 4. 斗角折,金刚正眼难磨灭:斗角折断了,金刚正眼难以磨灭。 5. 千古令人诵不休,吹散红炉一点云:千年来使人诵读不止
上元节灵岩寺的灯会,与各方僧人分别。 点亮一盏灯,普照一切大千世界。 也不需添油,光明永存不灭。 风雨也打不透,风也不能熄灭。 注释: 1. 上元升座偈:指的是元宵节期间灵岩寺举行的灯会仪式。 2. 灵岩:指位于杭州西湖西面的灵隐寺。 3.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4. 诸方:指各地佛教徒。 5. 只点一碗灯:比喻点燃一盏灯,象征点亮希望和智慧
注释: 水翻千偈亦轻酬,一笑瓯峰万事休。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卷经书也能随波逐流,一笑之下就能释怀一切烦恼。 今古碧桃湾底路,几多风月属渔舟。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碧桃花盛开的地方都有渔船在打鱼。这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生活的平淡。 赏析:《佛印禅师》是一首描绘佛教禅宗思想、表现佛家禅境的诗。全诗以“笑”为主线贯穿,通过写佛印禅师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markdown 偈三首 其二 一、一回饮水一回噎,本自无情似有情。 - 注释与解析: 这一联描述了一个人反复喝水却感到窒息,表面上看似无情,实则内心充满了情感。这里的“一回”和“一回噎”形象地描绘了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面冷静而内心充满激情,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 二、欲会个中端的意,木鸡啼作两般声。 - 注释与解析: 此句表明想要理解其中的真正意图,但因为无法完全领会
【注释】 颂古:赞颂古代的贤才。 一火:一火即炼钢,比喻人才。 铸成:造就、培养。 金弹子:用金制造的弹丸,比喻贤才。 团圞:形容大而难动的物体,比喻顽固的东西。 钳锤:指锻造工具。 万仞峰头:高高的山峰。 天边白凤儿:天上的白凤鸟。这里用白凤儿比喻贤才。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古代的贤才,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古代贤才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火铸成金弹子”,以火铸成的金弹子为喻
【注释】珍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宗大师,曾在焦山创建了一座丛林。 “末上”:指末代的开山祖师。 “栽松种竹意何高”:种植松树和竹子是为了表达一种超然物外、清高洁净的境界。何高,指这种境界很高远。 “舟横断岸无人识”:船只在江中横卧着,被断桥阻挡,没有人认出它是谁的舟。 “几度因风弄海涛”:几次乘着风势掀起巨浪,就像在玩弄海浪。 【赏析】这首七绝描绘了珍禅师栽植松树、竹子,以及他乘坐小船横渡江面时的情景
偈三首其三 个事相承八百年,实无一法与人传。 今朝欲报无传底,聊爇金炉一炷烟。 注释: 个事相承八百年,实无一法与人传。(这事情传承了八百年,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教给后人) 今朝欲报无传底,聊爇金炉一炷烟。(今天想要报答却无法找到传授的方法,只能烧一炷香来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承的深深忧虑和无奈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个事相承八百年”的描写
【注释】 偈二首其二:这首诗是作者自注其诗的第二首,全诗共四句。 云自何山起:从何山上升起的云彩。 风从甚涧生:从什么地方生出的狂风? 好个入头处官路少人行:多好的一个地方啊!官道上很少有人行走。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所见,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中描绘的是一幅山中景色图,通过“云自何山起,风从甚涧生”一句,读者可以知道,这里的山很高,云很浓密,而风则是从很深的山谷中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