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崧珠
登楼 看山不用出层城,几度登临爱薄晴。 云带晚霞无定色,蝉吟夕照有馀声。 疏篱木槿娟娟艳,极浦沙鸥点点明。 笑我题诗无健笔,倚栏敲句愧难成。 注释: - 看山不用出层城:不需要走出城就能看到山。 - 几度登临爱薄晴:我已经多次登上高楼欣赏美景了,但是天气总是那么晴朗。 - 云带晚霞无定色:云彩像晚霞一样变化无常。 - 蝉吟夕照有馀声:傍晚的阳光下,蝉在鸣叫,声音悠扬不绝。 - 疏篱木槿娟娟艳
【赏析】 诗题“寄怀”表明这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第四句写闻砧。 “明月照幽幌”,幽幌,幽深的小门帘。这句写月光洒在窗帘上,映入室内。“新凉袭素襟”,新凉、袭、素襟,都是写秋风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凉爽。这句写秋风扑面而来。 “怀君无限意,静院更闻砧。”怀君,即怀念朋友。无限意,即无边的思绪。砧声(zhēn shēng)
【注释】 1. 有:即“咏”之意,这里指诗人自题。 2. 疏疏烟柳集昏鸦:稀疏的柳树间聚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3. 曲曲雕栏映月斜:曲折的栏杆斜倚在月光下。 4. 莫向楼头吹玉笛:不要在楼上吹起玉管乐器的声音。 5. 有人清思在梅花:有人在梅花中寄托着清雅的思绪。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暮景,二句写夜景。末两句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和自己的志趣。全诗意境优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本诗首联写送别的情景。第二联写依依不舍之情。“此日孤舟别”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关河路渺漫”描写了离别的地点和环境。第三联写儿女情深。第四、五两句写家人的依恋难舍与自己的留恋别离的矛盾心情。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王氏侄妇的劝慰。 【答案】 译文:深闺里亲人欢聚一堂
【注释】赋:诗;闺阁:女子的居所。 【赏析】《寄怀》一诗,写征人对妻子闺中思情的怀念和感伤。首句“辛苦赋从征”,是征人对战争生活的概括,说明自己远离家乡,远赴边疆,为国征战,备尝艰辛。次句“秋风细柳营”,是征人望见秋日里军营中的杨柳,联想到自己的妻子,因他离家远征,妻子独守空房。三、四两句“愧侬闺阁里,剩有梦魂惊”,“愧”字,写出了妻子对自己远征归来时仍独守空闺的歉疚之情。“剩有梦魂惊”
注释: 1. 镇日绵绵雨:整日下着细密的小雨。 2. 闲愁脉脉生:心中涌起无尽的闲愁。 3. 痴云浓有影:浓重的乌云,像影子一样笼罩在天空。 4. 野水静无声:小溪静静流淌,没有一点声响。 5. 笋老穿篱瘦:竹笋长大了,从篱笆里穿出,变得瘦弱。 6. 梅肥落地轻:梅花盛开,花瓣轻轻落在地面上。 7. 翻怜蛙两部:我反而怜悯那些蛙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春景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雨水、云朵
一卷《金经》忏不成,再生惟愿莫聪明。 可怜寂寞秋槐院,无复帘前唤茗声。
强邀女伴上层楼,万叠云山望里幽。 共喜岚光添粉本,肯因柳色感云浮。 垂纶我羡姜诗鲤,扣角谁歌宁戚牛。 傍晚钟声听隔院,吟成馀兴尚难休
深闺欣聚首,宛作竹林看。 此日孤舟别,关河路渺漫。 提携儿女小,郑重雪霜寒。 不信相逢易,翻怜判袂难。
任崧珠是一位清代诗人,字端卿,震泽人。 任崧珠的作品《送王氏侄妇归里》展现了他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诗中通过描绘深闺中的欢聚、舟中的离别以及关河路远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的诗歌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如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