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烟柳集昏鸦,曲曲雕栏映月斜。
莫向楼头吹玉笛,有人清思在梅花。
【注释】
- 有:即“咏”之意,这里指诗人自题。
- 疏疏烟柳集昏鸦:稀疏的柳树间聚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 曲曲雕栏映月斜:曲折的栏杆斜倚在月光下。
- 莫向楼头吹玉笛:不要在楼上吹起玉管乐器的声音。
- 有人清思在梅花:有人在梅花中寄托着清雅的思绪。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暮景,二句写夜景。末两句以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和自己的志趣。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脱俗。
疏疏烟柳集昏鸦,曲曲雕栏映月斜。
莫向楼头吹玉笛,有人清思在梅花。
【注释】
【注释】 银河:指银河。影欲泻,指银河倒映在水面上。飒飒:微风声。金盆玉斝(jiǎ):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用金、银、玉石制成。陈:放。花下:花丛中。东家少妇:东邻的少妇。乞智慧:乞求聪明智慧。西家儿郎:西邻的儿子。乞富贵:乞求富贵荣华。喧笑声:喧闹的说话声。侬:你。阶砌(qì):台阶下石砌的地面。谆(zūn)谆:恳切地,再三地。朱颜:红润的面色。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诗
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全诗如下: 强邀女伴登楼去, 爱此津亭压水平。 芦叶轻舟波底梦, 蓑翁夜傍钓船声。 译文: 我邀请我的女伴一同登上高楼, 看到万叠山峦云雾缭绕,显得十分幽静。 我们都很高兴,因为云光增添了画中景色的色彩, 但柳色并不能使浮云飘动。 我在垂钓时羡慕那姜诗中的鲤鱼, 谁能像我宁戚一样吟唱出《牡牛》的诗歌? 傍晚时分我听到了钟声, 在隔墙之外,听着这美妙的声音
夜坐 揽衣起坐听残更,竹影摇窗夜气清。 悄对一瓶红菡萏,挑镫检韵到天明。 【注释】 夜坐:夜晚的闲居生活。 揽衣起坐:整理衣裳起身而坐。 残更:指深夜。 竹影摇窗:竹影映在窗上。 悄悄:静悄悄的意思。 一瓶红菡萏:指红色的荷花。 挑镫:提着灯。 检韵:检查韵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夜深人静之时,作者独守空房,静听更声,欣赏着窗外的月光和竹影,同时在灯下仔细研究诗歌的韵律,直至天亮才睡去。
译文: 一卷《金经》忏悔无法完成,再世希望不再那么聪明。 可惜秋日的槐树院中,再也没有茶香飘散在帘前。 注释: 1. 一卷《金经》:指佛教经典《金光明最胜王经》,因经文以金色为封面,故名。忏不成:忏悔之意未能实现。 2. 再生:转世投胎。 3. 莫聪明:不要聪明。 4. 寂寞:冷落、无人问津。 5. 秋槐院:指寺庙里的庭院。 6. 帘前唤茗声:指僧人在寺院门前呼唤喝茶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鹦鹉的哀悼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只鹦鹉的形象,并通过对其外貌和行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鹦鹉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人用“聪明文采定非宜”,“幻质迷离我亦痴”两句描述了鹦鹉的外貌和行为。这里的“聪明文采”指的是鹦鹉的聪明才智和华丽的羽毛;“幻质迷离”则形容了鹦鹉的美丽外表以及它令人迷惑的行为;“我亦痴”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些美丽的事物感到痴迷。 诗人以“愁对花阴坟一撮
【注释】 底事:何故。百不宜:百事不适宜。支离:精神恍惚,心神不定。身如中酒频投枕:身体虚弱得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经常要倚着枕头才能入睡。事尽无聊并废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索性连诗词也不作了。白日多从闲里度:白天多是无所事事地度过。朱颜暗向镜中移:脸色一天比一天憔悴,像镜子里的容颜被岁月侵蚀。幽怀无奈偏相触:幽深的心怀无法排解,只能让思绪在胸中碰撞。满箔春蚕正吐丝:春天的蚕儿吐丝成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1. 一声清磬又登楼,倚遍栏杆客思幽。 - 清磬(qìng):指清脆悦耳的磬声。 - 登楼:登上高楼。 - 倚遍栏杆:在栏杆边徘徊、倚靠了一整夜。 - 客思幽:客居异乡的愁绪深沉。 2. 望远却嫌云树蔽,看山最爱夕阳浮。 - 云树蔽:云雾和树木遮蔽了视线。 - 夕阳浮:夕阳倒映在水中,如漂浮之物。 3. 渔歌隐约溪边艇
注释:深夜时分,花枝摇曳,月光洒满庭院,冷气逼人。我坐在凉席上,清心寡欲地想要弹奏瑶琴,但又担心那云间的仙鹤会驻足聆听。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首句以“风颤花枝月满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突然转折,以“逼人凉气冷银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寒冷。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接着
【注释】 ①雨窗:下雨时,隔着窗子看外面的景色。即事:眼前的事物。 ②一径:一条小路,指庭院中通往林间的小路。 ③柴门:用木料、土块等搭建的简陋门。昼掩关:白天关闭。 ④慵:懒散。点笔:写字。 ⑤楼窅:深远的地方。看山:欣赏远山。 ⑥娇妹:美女。夸娇妹:称赞美女。 ⑦拈诗课小鬟:拿着诗词给侍女们教读。 ⑧连日雨:连天的细雨。赢得:得到。数朝闲:连续几朝的闲暇时间。 【赏析】 此为写景抒怀之作
渔翁 露满清江月满天,得鱼换酒乐陶然。 孤篷惯向芦花泊,一任飞霜点鬓边。 注释: 渔翁:指在江上打鱼的人。 露满清江月满天,得鱼换酒乐陶然:清晨的月光洒满了清澈的江面,渔夫们高兴地用新捕的鱼儿换取美酒,沉醉其中,心情愉悦。 孤篷惯向芦花泊,一任飞霜点鬓边:他习惯了在芦花丛生的水泊中打鱼,任由寒霜点点落在他的白发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翁生活的诗。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
【赏析】 诗题“寄怀”表明这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第四句写闻砧。 “明月照幽幌”,幽幌,幽深的小门帘。这句写月光洒在窗帘上,映入室内。“新凉袭素襟”,新凉、袭、素襟,都是写秋风扑面而来,使人感到凉爽。这句写秋风扑面而来。 “怀君无限意,静院更闻砧。”怀君,即怀念朋友。无限意,即无边的思绪。砧声(zhēn shēng)
【注释】赋:诗;闺阁:女子的居所。 【赏析】《寄怀》一诗,写征人对妻子闺中思情的怀念和感伤。首句“辛苦赋从征”,是征人对战争生活的概括,说明自己远离家乡,远赴边疆,为国征战,备尝艰辛。次句“秋风细柳营”,是征人望见秋日里军营中的杨柳,联想到自己的妻子,因他离家远征,妻子独守空房。三、四两句“愧侬闺阁里,剩有梦魂惊”,“愧”字,写出了妻子对自己远征归来时仍独守空闺的歉疚之情。“剩有梦魂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1. 一声清磬又登楼,倚遍栏杆客思幽。 - 清磬(qìng):指清脆悦耳的磬声。 - 登楼:登上高楼。 - 倚遍栏杆:在栏杆边徘徊、倚靠了一整夜。 - 客思幽:客居异乡的愁绪深沉。 2. 望远却嫌云树蔽,看山最爱夕阳浮。 - 云树蔽:云雾和树木遮蔽了视线。 - 夕阳浮:夕阳倒映在水中,如漂浮之物。 3. 渔歌隐约溪边艇
渔翁 露满清江月满天,得鱼换酒乐陶然。 孤篷惯向芦花泊,一任飞霜点鬓边。 注释: 渔翁:指在江上打鱼的人。 露满清江月满天,得鱼换酒乐陶然:清晨的月光洒满了清澈的江面,渔夫们高兴地用新捕的鱼儿换取美酒,沉醉其中,心情愉悦。 孤篷惯向芦花泊,一任飞霜点鬓边:他习惯了在芦花丛生的水泊中打鱼,任由寒霜点点落在他的白发之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翁生活的诗。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
注释:深夜时分,花枝摇曳,月光洒满庭院,冷气逼人。我坐在凉席上,清心寡欲地想要弹奏瑶琴,但又担心那云间的仙鹤会驻足聆听。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首句以“风颤花枝月满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突然转折,以“逼人凉气冷银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寒冷。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接着
夜坐 揽衣起坐听残更,竹影摇窗夜气清。 悄对一瓶红菡萏,挑镫检韵到天明。 【注释】 夜坐:夜晚的闲居生活。 揽衣起坐:整理衣裳起身而坐。 残更:指深夜。 竹影摇窗:竹影映在窗上。 悄悄:静悄悄的意思。 一瓶红菡萏:指红色的荷花。 挑镫:提着灯。 检韵:检查韵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夜深人静之时,作者独守空房,静听更声,欣赏着窗外的月光和竹影,同时在灯下仔细研究诗歌的韵律,直至天亮才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