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邀女伴上层楼,万叠云山望里幽。
共喜岚光添粉本,肯因柳色感云浮。
垂纶我羡姜诗鲤,扣角谁歌宁戚牛。
傍晚钟声听隔院,吟成馀兴尚难休。

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全诗如下:

强邀女伴登楼去,
爱此津亭压水平。
芦叶轻舟波底梦,
蓑翁夜傍钓船声。

译文:

我邀请我的女伴一同登上高楼,
看到万叠山峦云雾缭绕,显得十分幽静。
我们都很高兴,因为云光增添了画中景色的色彩,
但柳色并不能使浮云飘动。
我在垂钓时羡慕那姜诗中的鲤鱼,
谁能像我宁戚一样吟唱出《牡牛》的诗歌?
傍晚时分我听到了钟声,
在隔墙之外,听着这美妙的声音,我依然感到余兴未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强邀女伴登楼去” - 此句描绘了诗人主动邀请女伴一起登上高楼的情景。这里的“强邀”表明了诗人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女伴”则代表了陪伴和伴侣。这种场景展现了一种亲密无间的友情。

  2. “爱此津亭压水平” - 描述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下方河流的景象。“津亭”指的是渡口上的亭台,而“压水平”则形象地描绘了亭子仿佛横跨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芦叶轻舟波底梦” - 此句通过“芦叶轻舟”和“波底梦”两个意象,传达了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4. “蓑翁夜傍钓船声” - 这句通过“蓑翁”这一形象,即穿着蓑衣的老渔夫,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老渔夫的钓鱼声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氛围。

  5. “共喜岚光添粉本” - 这里的“岚光”指的是山间的云雾,而“粉本”则可能是指画作或书籍。诗人和友人都喜爱这增添画中景色的色彩,意味着他们喜欢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

  6. “肯因柳色感云浮”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即便是柳树的颜色也足以让云彩浮动。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极致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

  7. “垂纶我羡姜诗鲤” - 这里的“垂纶”指的是钓鱼,而“姜诗”则可能是一个典故或者是一个特定的人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诗人的喜爱,羡慕他们的技艺和才华。

  8. “扣角谁歌宁戚牛” - 此句提到了古代的两位人物:宁戚和姜尚。“扣角”和“唱歌”都是描述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宁戚牛”则是历史上的一个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的敬仰之情。

  9. “傍晚钟声听隔院” - 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的情景。“隔院”暗示了距离感和宁静的环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和对外界的超然态度。

  10. “吟成馀兴尚难休”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后的愉悦和满足感,即使到了傍晚仍然难以平息内心的热情。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