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起坐听残更,竹影摇窗夜气清。
悄对一瓶红菡萏,挑镫检韵到天明。
夜坐
揽衣起坐听残更,竹影摇窗夜气清。
悄对一瓶红菡萏,挑镫检韵到天明。
【注释】
夜坐:夜晚的闲居生活。
揽衣起坐:整理衣裳起身而坐。
残更:指深夜。
竹影摇窗:竹影映在窗上。
悄悄:静悄悄的意思。
一瓶红菡萏:指红色的荷花。
挑镫:提着灯。
检韵:检查韵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夜深人静之时,作者独守空房,静听更声,欣赏着窗外的月光和竹影,同时在灯下仔细研究诗歌的韵律,直至天亮才睡去。
首句“揽衣起坐听残更”,写诗人夜深时起床,倾听屋外更鼓的余音。这一句中,“揽衣”是动作,“起坐”是行动的结果,“听残更”是听的内容,全句描写了诗人夜间的活动和心境。
颔联“竹影摇窗夜气清”,写诗人坐在窗前,看着外面的竹子的影子,感到夜晚的空气很清新。这里的“竹影摇窗”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夜气清”则是他的感觉。
颈联“悄对一瓶红菡萏,挑镫检韵到天明”,写诗人在灯下认真研究诗歌的韵律,直到天色大亮。这里的“红菡萏”是指红色的荷花,象征着诗人的雅兴;“挑镫检韵”是说诗人在挑着灯的情况下,仔细地检查韵律。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雅致和执着追求。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