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
【解析】 (1)“南村北村竞栽禾”,意思是在南村和北村都栽满了禾稻。“栽”是“种植,栽种”的意思。“竞”是“争着,争相”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南北两个村庄都在忙着种植禾稻。“竞”字表现了人们争先恐后、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句中,“竞”字是关键词,它表现出了人们种植禾稻的急切心情。 (2)“新妇小姑兼阿婆”,意思是年轻的媳妇儿、年幼的小姑和老婆婆一起忙碌着。“小姑”是指年轻的女孩子
``` 西苑其二 北郊已复亲蚕礼,内苑仍开献茧宫。 缫出素丝方玉雪,织成元衮炫山龙。 注释: 北郊: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等场所的北郊坛。 复:恢复。 亲蚕礼: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活动,皇帝或皇后会在这里举行蚕礼,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内苑:皇家园林,此处特指皇宫内的花园。 献茧宫:指皇帝或皇后在这里展示蚕茧的地方。 缫(sāo):把蚕茧中的丝线抽出,制成丝绸的过程。 素丝:白色的丝绸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结合题目要求来概括内容要点。答题思路如下: (1) “九节苍苍碧玉同”是第一句,意思是九节杖上长满了苍翠碧绿的竹子,与老人相伴,随行就止。 (2) 第二句“寒蹊点雪鸠头白”意思是说,在冷清的小路中,白色的鸠在雪地中跳跃着。 (3) 第三句“春径挨花鹤膝红”意思是说,在明媚的春天里,红色的鹤在小路上行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人的感情。 “湖水青青映石龙”,湖水碧绿,映衬着石龙山的青翠,这一句中“映”字写出了湖水和石龙山之间的相互映衬关系。 “青山合起紫霄宫”,青山和紫霄宫是相依相偎的,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紫霄宫的雄伟壮丽。 “林藏岳麓千峰雨,瀑引匡庐万壑风”,写景,描写了岳麓书院周围的景色。 “何许子猷来剡曲
苍柏郁葱 厚地盘根太古时,拿云攫雾屈虬枝。 雪霜不死贞心在,雨露长涵黛色奇。 廊庙每需梁栋器,山林肯老虎龙姿。 森然御史台前立,夜挂冰轮月一规。 译文: 苍翠的柏树郁郁葱葱 厚实的土地孕育着盘根错节的古树,它如同拿云攫雾般屈曲着虬枝。 即使是经历了雪霜严寒,它的心志依然坚韧不屈,保持着一颗贞心。 即使在雨露滋润之下,它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奇特的黛绿色彩。 它作为廊庙中不可或缺的梁栋之材
重安江晚渡 重安江色清可怜,江头下马渡江船。 黄茅野屋淡秋日,粉堞山城愁暮烟。 朱旗邮兵走相报,绣衣使者来行边。 故人经年不见面,何得万里同尊前。 注释: 1. 重安江:即重安县附近的江。 2. 清可怜:清澈而令人怜惜。 3. 黄茅野屋:指荒凉的原野上的简陋住所。 4. 粉堞山城:用粉色装饰的城墙,形容山城的景色。 5. 朱旗:红色的旗帜。 6. 绣衣使者:穿着绣有华丽图案衣服的信使。 7.
【注释】西苑:指唐玄宗所建的离宫。龙池在苑东,为玄宗所爱幸之地。西畔苑墙:即以龙池为界。苑墙横:指苑门之南有墙。碧树:青翠的树木。朱亭:红色的亭子。春望:春天里登高远望。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西苑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龙池”,即昆明湖;“西畔”,是说昆明湖之东岸。“苑墙”,即昆明湖之北岸;“横”,则是指园墙南北向延伸。第二句写西苑景色。“碧树”,是说树木的颜色是绿色的;“朱亭”
【解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前两联描写临漪亭的景色,后一联写凤阁龙楼里也能看到青山碧水。 第一句“绿树阴阴翠殿寒”,描绘了一幅清幽、幽静的画面:翠绿的树木掩映着一座宫殿,显得格外冷清。第二句“临漪亭上倚阑干”,点明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在临漪亭上看到的景象。第三四句“谁知凤阁龙楼里,亦有青山碧水看”,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了自己在高处看到的景色。这两句诗中,有两层意思
注释: 1. 玄宁观里。月户云窗终日闭:玄宁观在何处不详,观中可能有一种叫做“月户”的窗户,窗户像月色一样清亮明亮,像云雾一样幽深神秘。观中的窗户终日关闭着,就像月亮和云一样的窗户。 2. 几度相望。白玉河桥一水长:我多次从窗户望向远方,只见那白玉河桥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直延伸到远处。 3. 病余独坐。自谱新词还自和:我因病身体虚弱而独自坐着,自己谱了一曲新词,又自己唱了起来。 4. 怀抱谁开
西苑 其三 昭和殿枕兔儿山,春日曾留圣主欢。 翠盖龙驹出西苑,霜毫玉管赋祇坛。 注释: 西苑的第三首诗《昭和殿枕兔儿山》描述了春天时皇帝(圣主)在西苑中的快乐时光。 昭和殿枕兔儿山,春日曾留圣主欢。 昭和殿位于兔儿山旁,春天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了皇帝的快乐时刻。 翠盖龙驹出西苑,霜毫玉管赋祇坛。 皇帝骑着翠绿色的龙车离开了西苑,手持玉笔写下了赞颂神祗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