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和分析。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第一句中“大江春水满”写送别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芳洲蒲叶短”写送别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第二句中“黄帽唱吴歌”写朋友即将远行,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之情;“东风吹不断”写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第三句中“江君英少年”写朋友年轻有为
仙人 金鳌十五头,盘盘戴山起。 仙人居其巅,俯视东海水。 吹笙弄明月,翱翔麟凤洲。 风车傥可驭,飞步彩云秋。 【注释】 1. 仙人: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超自然存在者,常常是长生不老、具有特殊能力或拥有神奇法宝的人。 2. 金鳌: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通常与龙相类似,有鳞甲,能喷水成雾。 3. 十五头:指金鳌共有十五个头。 4. 盘盘:形容金鳌的头相互环绕的样子,也形容山峰重叠。 5. 戴山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其原文如下: 红烛照啼痕,当窗伴孤影。莎鸡语庭树,长夜心耿耿。梦寻关山去,不识关山路。长亭枫叶秋,忆君相别处。 逐句释义如下: 1. 红烛照啼痕,当窗伴孤影:红烛照亮了泪痕,独自坐在窗边的影子显得格外孤独。 2. 莎鸡语庭树,长夜心耿耿:蟋蟀在庭院里鸣叫,夜晚的寂静中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 3. 梦寻关山去,不识关山路:我在梦中追寻着通往关山的道路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写高堂秉烛,众宾无辉;三、四句写鹍弦急响,商飙吹衣;五、六句写欢宴今夕,明旦违离;七、八句写林栖鸟分飞;九、十句言云聚散无常;十一、十二句言此别何依;十四、十五句写且尽尊酒,永言长相思。 【答案】 注释: 1. 高堂(堂):指宴会场所,也泛指盛大的场合。华烛:华美的蜡烛,这里指宴会用的蜡烛。2. 四座惨无辉:座中宾客皆为离别之客。3. 鹍弦:鹍鸡所弹的琴声。4.
【注释】 杏花:指杏树的花,又称“春花”。 发:开放。 斗酒:一杯美酒。 思:怀念。 亲:亲人,这里指朋友。 爱兹:因。 所:代词,他。 心:心意。 同心:意气相投。 他乡人:指在外的游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写诗人在酒宴上对酒有怀之情。全词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二句写景。雨后,杏花开放了;与友人同饮,共赏春光;杏花盛开,月明如镜,令人欣喜;今宵赏春,是难得的良辰美景
南山青桂枝,奄忽易生蠹。 荣悴更相共,去来同旦暮。 注释:青桂树的枝头,茂盛时犹如青翠欲滴的桂枝,然而一旦被蛀虫侵蚀,便会很快枯萎凋零。这正如人的一生,荣耀和贫贱都是暂时的现象,终将消逝。 秦皇与汉武,千载终不悟。 为乐当及时,弃置贫与富。 注释: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的辉煌成就虽然延续了千年,但终究未能理解这个道理。人生短暂,应当追求快乐,不要被贫穷和富贵所困扰。 赏析
【注释】 客:客人,指所思念的情人。南海:指今广东一带。明月珠:明珠,比喻珍贵的宝物。绸缪:缠绵,深厚之意。罗襦:红色的丝织品做的衣裙。系:用丝带系住。中情:内心的感情。结:联结、连结。谁言:岂有。道路:指人世间的路。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光采:光彩,这里指的是对方的美貌。 【赏析】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诗。诗人以真挚的感情,细腻的心理描绘了男女双方的深情厚意。 首句“客从南海来”
【注释】 晨出:黎明。 北郭门:古时城门多建在城垣的北部,因以“北郭”指城门。 一抔(póu):一抔土,一捧土,一抔土就是一捧土,比喻坟墓之多。 谁家田:是谁家的地? 云是:好像是。 前人:死者。 青松夹道生:青松两行相间而生。 薤(xiè)叶:野菜。 披:覆盖。 朝露:早晨的露水。 寂寂:寂静。 蒿莱(háo lái):蒿草、芦苇。 机:机巧,机谋。 停机:设机。这里指用机巧之心来算计。 识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青云覆层巘(yǎn):青蓝色的云雾笼罩着层层山峦。 - 一径入幽林:一条小路通向幽深的树林。 - 山中夜来雨(zhōng):山上昨夜下起雨。 - 不知双涧深(jiān):不知道两条溪流有多深。 - 上人春讲罢(shàngrén chūn jiǎng bào):上人在春天讲授完毕之后。 - 蹑履纵幽寻:穿着鞋子随意地深入山林寻找。 - 寄谢岩头月(jìxiè yántou
诗句释义 1 荆山生巨璞:指的是在荆州的山脉里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宝玉。 2. 安知中有玉:难道人们真的能够了解这些珍宝里面藏有什么价值吗? 3. 卞和持献之:卞和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因为对宝玉真伪有独到见解而被允许将发现的宝玉献给楚王。 4. 王乃刖其足:楚王因为宝玉被卞和认为是真玉而命令砍去他的双脚。 5. 天不生卞和:如果卞和不是那么聪明,也许宝玉的价值就不会被人发现。 6. 此玉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