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注释】 留仙女:唐代女道士。史集句:《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九引《女仙传》载,留公于长安城西的紫极宫,得遇仙女李七姑,后与李结为夫妇。此诗当是诗人自作,以李七姑比留公,用“集句”法,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五首绝句和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有关李七姑的诗句,连缀成一首长律。关思:关情,即对情人的思念。同袍:战友、同伴。活计:谋生手段,生计之道。晚来专赴白莲期:傍晚时分
注释: 孔融:指东汉时期的名臣孔融。独立朝端不屈挠,曹瞒侧目避讥嘲。意思是说孔融在朝廷中独立不阿,不畏强权,面对曹操的嘲讽也能保持尊严。 暂时延得金刀祚,终见遗孤泣破巢。意思是说虽然孔融暂时得到了曹操的重用,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园,这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孔融在朝廷中的独立不阿,不畏强权的精神。他面对曹操的嘲讽也能保持尊严,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然而
【注释】荏苒:柔弱、纤弱。轻盈:柔软,娇柔。不自持:不能自已,指随风而舞。东门:泛指京城的城门。斗:竞赛。腰肢:指柳树的枝条。那堪:哪堪,哪能忍受得了。摇落:落叶,飘零。秋江:即指秋天的长江。芙蓉:荷花的别称。得意时:最美好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柳来写女子。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次句写柳条随风轻摆,婀娜多姿;三句写柳条在秋风中摇曳,似乎随时都可能飘落;四句写此时正值荷叶盛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信息“周瑜”“赤壁”等来筛选诗句。 【答案】 注释: ①周公谨:即周瑜。 ②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 ③战舰烧:指火烧赤壁。 ④军声:指战鼓之声。 ⑤六朝:指东吴、西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译文: 在赤壁的矶头,战船被火烧了,百万大军付与寒潮。 谁知那风流倜傥的曲艺人,正是东吴杰出的军事家周瑜
范蠡 范蠡(?—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他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又助越王勾践退守于会稽山。后来功成身退,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隐居到陶朱。 “沼吴功就卸朝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完成消灭吴国的壮举后,范蠡卸掉了官帽,脱下了官袍,换上了平民的装束。这里的“朝衫”指的是古代官员的服装,代表着他的官职和地位。而“沼吴”则是指他在灭吴过程中的英勇表现。
芙蓉巷里木犀门,霞佩香风缟袂温。 注释:在芙蓉巷的木犀门前,有仙女霞佩和香风相伴,她身着洁白的衣袂,如云般飘逸温暖。 何事欲攀尘外契,也容河鼓过天孙。 注释:为何要追求与仙子相契呢?仙子也愿意让天上的河鼓星渡过天庭,来拜访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女子,在芙蓉巷的木犀门前,与仙女霞佩一同漫步。她们身披霞光,香气扑鼻,宛如仙境中的仙女。女子渴望与这些仙女相契,而仙子们也欣然答应
注释: 1 郭林宗: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郭泰,以其清高脱俗、不拘小节的人格魅力著称。 2. 不应公轩有道徵:不应公轩表示拒绝进入官宦门第的住所。有道徵则意味着拥有高尚的道德和才能。 3. 人伦东国著名称:在东汉朝,人们重视伦理道德,因此郭林宗因其卓越的道德品质而闻名于世。 4. 当时雅重登龙选:当时,即指东汉朝时期,人们非常崇尚科举制度,希望通过考试成为官宦阶层的人
诗句释义: 1. 尽把描花旧帖焚,琐窗初遇薛灵芸。 - "尽把":完全、彻底地。 - "描花旧帖":指曾经用纸和笔描绘的花卉图案的旧画稿或书页。 - "焚":烧毁。 - "琐窗":形容窗户非常小,像锁链一样狭窄。 - "初遇薛灵芸":第一次遇到薛灵芸,这里的“薛灵芸”可能是指薛绍的妻子,即“薛氏”。 2. 从今若得金针度,绣出鸳鸯更示君。 - "若得":如果得到、如果能够。 - "金针度"
【答豁轩】 缥缈琼楼耸碧空,箫声鹤背好乘风。 相期凡骨金丹换,痛下千年洗伐功。 注释: 1. 缥缈琼楼耸碧空:形容楼阁高耸入云,如同缥缈的仙境。 2. 箫声鹤背好乘风:形容音乐悠扬,仿佛在风中飞翔。 3. 相期凡骨金丹换:意思是说,人们期望着通过修炼得到仙丹,实现身体的蜕变。 4. 痛下千年洗伐功:意思是说,人们希望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能够消除过去的罪过。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女诗人、文学家,她因父亲蔡邕被宦官所杀而流落江南。这首诗是她晚年的作品。 1. 诗句释义: - 第一句:“家亡国破祸重临,弱质飘零岂自禁。” - “家亡国破”表示国家已经灭亡,家族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 “祸重临”暗示着灾难或不幸再次降临。 - “弱质飘零”意味着身体柔弱,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生活,如同漂浮不定的落叶,无依无靠。 - “岂自禁”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绪